飘荡一世的灵魂_第 2 章 姐夫家的窘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 章 姐夫家的窘境(2/9)

天气很冷,但是一想到千山万水都走过来了,马上就要见到姐姐姐夫,内心无比激动,我们一路走一路问,任由雨雪的侵袭,寒风的嘲讽,坚定地朝着陌生人指给我们的方向前进。

在风雪中我们走了估计有一个多小时到了许巷乡,这个小乡镇其实是属于嘉兴市管辖,也就是说我姐夫家是不属于杭州市管辖范围,但是离杭州管辖的临平也就六七公里,到杭州市区也就十几公里,可能是这个缘故,姐夫当年才说他家在杭州吧。

许巷这个乡镇看起来,比我们老家的乡镇要小很多,整个十字街道加起来顶多就几百米的世面,街道上大多是简单的青瓦老房子,很多还是木材建筑,跟我想象的富裕江南小镇多少还是有点出入,心里泛起了嘀咕,疑虑这么简陋的乡镇,经济能好到哪里去,要不是一路上农家房屋传出“哐当哐当”的机器声音,有工业的痕迹,我还以为,又回到了内地一个贫穷小乡镇呢!因为根本没有看见什么大企业。

殊不知我这幼稚的猜测,后来被一次次的打脸了,那“哐当哐当”的声音是织布机发出的声音,织布机是附近乡镇的支柱产业,大多数家庭都有织布机给大公司加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式下,所加工的窗帘布,被面布等,销往全国乃至世界,这里有很多做布生意的大小老板,回馈着这里的乡村农民,早早的办起了小加工厂。

母亲带着我靠着原来的记忆,找到了姐夫家,远远看见四间青瓦房屋,门前泥土院坝没有平整过,屋檐下堆积着稻草和白色的杆子(后来才知道这种杆子叫络麻杆,外面的皮可卖,杭州周边以此为经济作物,络麻是纺织品原料,麻布的主要成分。)姐夫家还是木质墙体的青瓦房,看起来已经有些年数了,四间瓦房两兄弟一人两间各自成家立业了。大门没有上锁,一推便“吱呀”打开了。堂屋地面居然还是泥土地面,凹凸不平,比我们老家的房子要差很多。堂屋两兄弟是通的没有隔断,后面便是一间厨房和一间卧室,再无其它多余的房间了。

当我们走进姐夫家的时候我很是诧异,姐夫家怎么会这样,几乎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简陋不堪。原来沿海地区也有贫穷家庭啊!

看着堂屋正墙上挂着破旧的钟才四点多,可是屋外的天空已经昏暗,有慢慢黑下来的意思。在老家冬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