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中郎将会大力支持的!”
这是必然的结果,皇甫嵩在道理上亏欠李明,自然要在其他地方给予补偿。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有时表现得太听话,别人用着用着可能就习惯了。到时候给你是看得起你,不给你也是理所应当,那就亏大了!
“哦,好的!”李明想了想,也明白了,这个体制里的东西,有些还真不好评价。
果然,李明愁眉苦脸地找到了皇甫嵩,表示自己费了多少心血才让士兵们同意这次行动,皇甫嵩果然露出内疚的表情。
李明趁机索取好处,后者自然不敢不给,直接把仅有的三百把大黄弩给了李明一百把。别看数量不多,大黄弩是真正的利器,除了边军外很少装备,甚至不出征都不允许配备。一百多副大黄弩,即使是方晟和李福,现在也有点眼红。
只是他们自己不是步兵部队,倒也不至于有太多想法。关键还是李明入了坑,他们现在更倾向于如何算计他才好。
“方校尉,李校尉,这次麻烦你们了!”李明愁眉苦脸,直接向两人行礼。
“哪里哪里,小事一桩!”两人连忙笑着点头,一副得势小人的模样。
第二天,三路大军开始出发,南下清渊县,接着一路向西,最终目的地是武安县。一路上两人对李明还算客气,一副“一切都由我来,你安心立功”的姿态。
“不爽,真的很不爽,看他们的样子,一看就来气!”李明表面上敷衍应付,回到营帐后,实在装不下去,直接抱怨起来
六天后,队伍到达了武安县,据情报显示,黄巾军的骑兵主要在太行山周边活动,时不时向南下,对邺城周边进行骚扰。
邺城是前线军队的重要粮食补给地,如果遭到袭击,军粮无法及时送到前线,士兵们饿肚子,就无法作战!这时候如果黄巾贼发动突袭,军队肯定会被打败!
“我仔细研究过了,虽然敌军每次出现的位置不同,但他们总会在太行山脉附近的涉国县一带出现,离武安县不到一百里!离魏县也只有一百五十里的距离,骑兵一天就能赶到!”戏志才指着地图简单说明,这些都是结合军事情报分析得出的结果。
“涉国周围全是山,敌人为何会选择在那里出现?”李明有些不解,那里的地形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