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西边的秦国和东边的齐国最为强盛,形成东西对峙之势,于是各国之间形成了两种外交关系。”
黄字:可称为中国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朝秦暮楚,设谋策划多从主观政治要求出发。
“一种是南北向的弱国结盟,合成一条纵线,联合起来抗击秦国或者齐国,这被称为合纵。
另一种是位于中间的弱国,和两大强国之一结盟,西连秦或东连齐,连成一条横线攻击其他弱国,这被称为连横。”
黄字:合纵派的代表主要是公孙衍和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而那些鼓吹合纵或连横的游士,如张仪、苏秦、公孙衍等,就有了一个特别的称谓——纵横家。”】
“有战争就肯定有出谋划策的人,纵横家的存在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有很大影响,决策对了,那国可能兴盛下去,站错队伍,国家从此怕难以翻身。”
“合纵是不是就是合伙一起组团取暖,防止被大国灭国,连横就是拆开他们去攻击其他小国?”
“我觉得搞阴谋的人心肠都黑,这纵横家的人可能更是重中之重。”
【“纵横家在诸侯混战中如鱼得水,但儒者孟轲不关心一国如何打败另一国,他更同情人民的疾苦。他与齐宣王论政,直击社会积弊,大谈仁政主张:正义、仁爱、亲民。
在国君们看来,那是遥远虚幻的,并且毫无力量。一心称霸的国君不会有兴趣整天谈论仁义道德。
另有一个流派的知识和主张都更加实用有效。齐宣王视其为振兴齐国的利器,那就是——兵家。”
黄字:兵家,诸子百家之一,是指中国先秦,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
“兵家,隐藏在战争背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是战国时代不可或缺的狠角色,齐国先后出过两位著名的兵家代表。一位是春秋晚期的孙武,代表作《孙子兵法》,被尊为‘兵学圣典’。
他的后代孙膑同样是兵家传奇。孙膑主张以进攻为主的战略,提出以寡胜众,以弱胜强的战法。这才是齐宣王心中可以雄霸天下的力量。”】
军校和军团的所有人都被那“兵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