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缺席_苏怡的十九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怡的十九岁(1/3)

违反限令顶风作案的两名男子,成为了杀鸡儆猴的反面教材,第二天就上了当地的有线新闻和网络新闻,三个毕业于晟明中学的大学生也一夜成名。

杨骏和向洋只有几个静态镜头,对苏怡则是长篇报道。

除了高度赞扬大学生自愿参加社会服务的新风尚,女记者还把溜溜球少女的绝活表演两分钟视频放上了新闻报道的最后。

这几天,苏怡有点儿反应不过来,想不到区区小事引起了那么大的关注。高三(3)班微信群里,老师和同学们不吝赞美之词。

过了两天,周靖和两个社区工作人员还亲自上门送上了“最美防疫志愿者”的锦旗。

尽管春季新学期的开课时间延迟了,但高三的任课老师在大年初九就回校工作,他们围在文小武的身边侃侃而谈。

“文老师,你们班真是藏龙卧虎呀,全校高考第一名出于你们三班,现在又出了两个新闻人物。”教英语的欧阳老师说。

“我看是三班的风水好。”蔡忠信煞有介事的说。“前年全市的物理状元就出在三班,我教的,我教的!”

大家奉承的说蔡老师厉害,名师出高徒!

容馨是政治老师也是心理辅导老师,她看着视频中那几张熟悉的脸孔说:“杨骏这孩子变化真大呀,咋还烫了头、穿了耳洞呢?瞧,向洋现在笑得多灿烂,以前我总觉得他是忧郁小王子。”

最后,她把目光停留在苏怡身上,说:“那两个月我真怕她患上抑郁症。”说完看了看黎尚,继续说:“会耍溜溜球了,说明挺过来了。”

众人热议了一番,回到自己的座位。

黎尚敲了敲文小武的桌面说:“班主任,你不该打个电话以资鼓励吗?”

文小武皱着眉说:“上网课,这不是为难我这个上世纪70后吗?好难!打电话吗?由级长亲自打,是不是更有荣光呢?”说完,他又低头去整理课件了。

黎尚拿起手机走到走廊尽头拨打了苏怡的电话。

苏怡接听后第一句话就说:“黎老师好,您是专门打电话表扬我的吧?”

“岂止是表扬,简直要向苏怡同学好好学习。”黎尚笑着说。

“其实我什么事都没做,就一夜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