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_第10章 小竹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小竹盒(2/3)

少华往上没有编太高,大约一寸多便停住。他找了根约两分宽的竹篾做箍口,然后开始收口。

收完口,修剪掉多余竹片,盒子的一半就做好了。

以同样的方法,编另一半。不过另一半要更矮一些。

徐蓉看着看着,有点皱眉:这是啥玩意!这种东西有人要吗?买来干嘛?除了精致好看,感觉没啥用。

太阳偏西,徐玉福收完纸回来。见姐夫在编竹编,大姐在旁边看,母亲和三弟在洗菜做饭,默默加入做饭行列。

大姐又开始游手好闲,不过他不敢说。讲好了以后她当家,可是她连饭都不做。

徐玉福准备生火,看到门口有一筐竹屑。那是徐玉蓉削竹片产生的垃圾。他打算将竹屑烧了,这个用来引火不错。

他刚要将竹屑抬进屋,徐蓉忙道:“别动!那筐东西我有用。”

“有啥用?”徐玉福不明白一筐竹屑除了烧火还能做啥。

“反正有用,放着就行。”徐蓉打算用竹屑做纸浆,造纸试试。

现代卫生纸的造纸工艺她不清楚,不过包装上印着100原生木浆。可以想象,木头制成木浆,一定是要先粉碎。现代机械,木头可以打成碎屑,但是在古代,有什么东西可以将木头打成碎屑?

难得削竹片产生那么多碎屑,用来试试,万一可以呢。

少华也好奇问:“那筐竹屑有何用?”

“造纸。昨天不是跟你说了么,我想试试用竹子造纸。”

少华默默寻思了一下,觉得可以一试。

小竹盒编完,饭也做好了。徐蓉现在还没赚到钱,对刘氏做的没有一点油水的饭菜,没有发表意见。之前她还以为少华能编出个什么东西,结果一看:一言难尽。

不过她也不是完全失望,毕竟少华将“小竹盒”卖出去过,说明还是有人买的。

接下来几天,徐蓉编竹篮簸箕,少华编他的小盒子。

七月二十,县城“赶集日”。这里县城每十天赶一次集。

徐蓉想在“赶集日”去县城卖竹编,叫上少华,他的小竹盒也编了不少。少华却说:人太多,不去。

徐蓉就不明白了:卖东西不应该是在人多赶集的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