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精神,王莽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这些法令利害攸关,不亚于一场无可置疑的社会危机。
因为中国专制统治的出现,使得大土豪得以增加,而小地主阶级随之减少,这增加了食客和奴隶的数量。尤其在饥荒时期,穷人被迫卖掉他们所有的祖业,甚至出卖自己和儿女为奴。王莽力图跟农村人口的这种奴役作斗争,把他们带回到“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的年代。然后,他矛头直指要害:如今,“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逆天心,悖人伦,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4]公元9年,王莽仿效哲学家孟子的远古乌托邦,每8口之家只允许拥有田地5顷。同时强迫领地多于此数的人把余下的田地分给亲戚和邻居。为了防止大领地的死灰复燃,他宣布了一项原则:国家是土地唯一的经营者。他禁止对这一法令作任何更改,从而防止了所有的土地买卖;用同样的方法,他禁止了所有的奴隶交易,只有国家才有权拥有奴隶。
次年(公元10年),王莽创立了一个官方团体,其职责是管制国家的经济。市场监管者们奉命按季度制定每件日用品的最高限价。“市官”们按市价买下那些拿到市场上却找不到购买者的货品(比如谷、绢、布匹等),这些卖不出去的货品被储存起来,等到商品匮乏、面临升价威胁的时候再投放到市场上。官方银行家们以三厘的月息放贷。另一方面,课税均按照所有利润的十分之一征收。除了农民之外(对他们来说每个收获季计算课税很简单),法令要求各行各业————猎人、渔夫、家畜养殖者、蚕农、纺织者、金属制造者、商人、医生、占卜者和术士————全都要申报他们的收入,上缴百分之十的利润给国家。王莽还授权连续铸造货币(这解释了为什么有数量惊人的货币都冠以他的名字),在此期间,他反复让货币贬值。到最后,他下令垄断所有黄金,立法禁运铜。
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显示了王莽是个精力充沛的人,一门心思要找到解决当时危机的激进办法,而且还表明他更多的是一个乌托邦知识分子,一个理论家,而不是人性的裁判者。他混乱的国家控制,很快就导致了一场普遍的反叛。黄金的垄断使贵族阶级遭受了灭顶之灾。为新发行的劣等货币制定的固定汇率,加上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