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镇,在那里继续生产瓷器,直至整个明代,到了清代再一次建立了皇家的官窑。有一组有亲缘关系的瓷器,被称为“豫瓷”,包括一系列黑色或深栗色器皿,带有模仿青铜器的金属光泽。在开封时期,还出现了青瓷,以微暗的橄榄绿色为特征。
这些“北方青瓷”与朝鲜瓷器颇有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欧洲可以找到几个这样的例证。“北方青瓷”来自浙江的龙泉窑;它们鲜艳明亮的碧玉色,一眼就可以把它们与更早的瓷器品种区别开来。出自龙泉哥窑的裂纹瓷器,有极其精细的“蛛网纹”,瓷釉通常是海绿色、灰绿色、蓝灰色或灰白色。常常很难把它跟另外一种裂纹瓷器区别开来,这种裂瓷带有蓝灰色或淡紫色的釉彩,它们出自官窑————也就是说出自开封的皇家瓷窑。1127年之后,官窑跟着朝廷一起搬到了杭州。但著名的“月光瓷”————有着淡紫蓝色或紫红色的釉彩,带有“火焰痕”斑纹,一种颜色渐变为另一种颜色的制作者们,看来似乎留在了钧州附近,他们的产品被称为钧窑瓷器。钧州的瓷器生产一直持续到了元代。起源福建建安的建窑瓷器,以深栗色或红褐色釉彩的瓷碗最为著名,带有更亮反光的斑纹,因为这个原因而被称为“兔毫”或“鹧鸪斑”。最后还有几种不见文字记载的瓷器,这些都被米歇尔·卡尔曼笼统地列为“灰白瓷”,它们一般被称为“影青瓷”,常常带有浅蓝色的釉彩。
【注释】
[1]郭熙《林泉高致》。后面所引郭熙的文字均出自此篇。
[2]《宣和画谱》卷十一。
[3]原注:“诗”、“文”二字在汉语里并不完全等同。《秋声赋》是一篇“赋”。据说,赋是从早期的祷词中发展而来的,是汉代诗人所使用的主要形式。宋代的赋被称为“散文”赋;它们是“散漫的风格”,换言之,没有韵律和严格的对句。
[4]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andvonrichthofen,1833——1905),德国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5]阿诺德·韦锡爱(arnoldvissi≈eacute;re,1858——1930),法国汉学家。
[6]关于柴窑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五代后周世宗姓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