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的现实主义描绘,无论地点是在浙江、福建,还是在日本某地————后者常常类似于前者。因此,浙江的这些花岗岩或斑岩山,连同它们通过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阶梯”攀登而上的陡坡,瀑布从300多英尺的高处飞流直下(像宁波附近的“雪谷”),也大量出现在日本的风景里————正像日本人一系列相关照片所证实的那样。
宋代和明代的艺术家们特别乐于再现杭州附近的历史场景,尤其是西湖的岛屿和湖岸。对这一著名湖泊的最好的描写,出自韦锡爱[5]的笔下:
远处,群山耸立,层峦叠嶂,环拥着西湖。近处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宝塔,建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上,塔的侧面刻有碑文。绕过这座高塔,你就来到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桥的两头连着长堤。这条长堤是唐朝的时候由诗人白居易修建的,它通向孤山岛。当你在这条凉爽而令人愉快的通道上走了一多半的时候,你就来到了另一座石桥,它横跨在长堤中的一个缺口上,使得湖水能够从一个湖泊流向另一个湖泊。这就是“锦带桥”。
最著名的景点在孤山岛上:
右边就是孤山,岛以此得名。它是一座美丽的高岗,树木繁茂,苍翠葱茏,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小巧的白色建筑庇护着石刻碑铭,见证着过去。左边,依山傍水,是亭台、庙宇和供游船靠岸的码头;更远处,是皇帝的行宫,红墙环绕,从孤山南岸一直延伸到山顶。第一座亭阁,它的石砌露台、栏杆,以及典型的中国石桥向湖水伸出,在孤山的景点中也都榜上有名。
上有这样的题字:平湖秋月四面八方,在湖岸边,在湖心岛上,到处可见典雅别致的建筑:寺庙和私人别墅,被绿树所环绕。经由一条铺砌的通道,你登上孤山,山上覆盖着茂密的植被、假山和石碑。请注意那座雅致的亭阁,它被称为“放鹤亭”,其栏杆伸向一片小湖泊的边缘。陆地上,在西边的崇山峻岭之间,有山峰耸立,它是如此陡峭,以至于中国人把它称做“飞来峰”,也有“砌道蜿蜒大树之间,盘桓溪流瀑布之中,上通古寺”。皇帝的行宫本身(如今已颓圮)坐落在岛的南坡上,“从那里,可以饱览优美而壮丽的湖景,从杭州城墙到西边高高的山峰”。
然而,对于杭州时期的大师们来说,这些物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