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_第23章 生活的优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生活的优雅(8/11)

是“释迦牟尼正在去菩提树的路上”。这位佛教的创立者被描绘为一个苦行僧的形象,他拄着拐杖,站在一条湍流旁陷入沉思,周围是陡峻山崖的奇特风景;思考的强烈和冥想的力量,通过那张多毛而近乎野蛮的面孔上那洞穿一切的精神性表现出来。正是这种内在的力量————它就像吹过峡谷的大风一样————使得奇特的衣服皱褶生气勃勃,并在那些节骨嶙峋的树枝中找到了它的对应物,这些树枝像怪兽一样在这位苦行者的脚下爬行扭动。酒井收藏的梁楷的另一幅画可以说是由空白所组成的:背景是一块突出于水面之上的岩石,上面有三根光秃秃的、看上去无精打采的树干;左边,一块被雪覆盖的高地很快从视线里消失了;另一边,积雪盖顶的山峦,在背景上几乎看不见,之间的空处则填满了薄雾;这幅画的真正主体,以及这片风景的灵魂,是禅定冥思,是与天地宇宙的交流。

这一时期最伟大的天才牧成了杭州城边上的六通寺的一位佛僧,他画过一些超人的灵怪,这些形象属于神的范畴或者神话中的动物。在这位伟大的幻想家的诸多作品中,大德寺藏有一幅力量惊人的龙:从雷雨云的光与影当中,隐现出这条传说中的动物,张着可怕的大嘴,长长的触须,恶魔般的龙角,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目光就像闪电一样;所有来自未知世界的捉摸不定的威胁突然间呈现在这副神兽面具上。在这里,牧似乎重新发现了前孔子时期的古老神话,大约公元前12世纪的商代青铜器上就描绘过这样的神话。

当牧的天才转到表现佛教理念的时候,他的作品甚至更伟大。在这些作品中,他笔下的龙所表现出的狂野得近乎凶残的力量,乃是服务于禅宗神秘主义的目的,正像岩崎收藏中的一幅画所表现的那样,这幅画展示了一位正处于迷狂状态的苦行僧。这位隐者端坐在一条山脊上,一条凶恶的大毒蛇缠绕着他,它凶险的头落在他的膝盖上,一动也不动。然而这位苦行僧却依然无动于衷,神情专注地俯视着这条爬虫。这一奇异的组合,看上去跟从山腰的一个罅隙中升起的云霭有关。大德寺所藏的一幅观音像,在灵感上完全不同,但在构成上却非常相似:一个苍白的幽灵带着一种沉思的表情,同时既和善又严肃,端坐在山脚下的一片水边,雾霭迷蒙的大气让背景的山峰变得影影绰绰。“观音的长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