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了两次地铁一趟公交车,三个人风尘仆仆的到宾馆休整好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第二天才开课,下午自由活动。不过看去的早的同学都去了上课地,她们三人一商量,也过去看看。
群里发的地址是个琴馆,搜了一下地图,不远也不太近,索性时间不紧,溜达着也就去了。一路上不同于北方秋季姜黄的萧瑟,满大街都是绿色,拐过商铺略多的街道,便到了宽阔一些的大路,两侧商家古朴稀疏,绿化带隔开了大路和人行道,商家又在前面的空地围种了着大型绿植,门前或养着一池小鱼,种几棵翠竹,或摆放一些凳几,设一处躺椅。加之深秋的小雨似有若无,江南那种烟雨蒙蒙的气息一下子与脑海中的画面重合了,仿佛走进了言情片的电视剧里。一时间什么情深深雨蒙蒙,一切楼台烟雨中,都不如身临其境来的让人陶醉。
不觉中,三人跟着导航停了下来,这是跟路过的几处商家差不多风格的商户。木棱子的窗户下面摆了一个石头凿的养鱼池,里面水应该是下雨多的积水,几条不起眼的小鱼一见人来匆匆逃到飘着的落叶下面。一扇厚重的木门上面挂着牌匾,用古体书着“古琴雅舍”,四个繁体字仨人研究了半天。推了推门好像里面上了锁。群里负责沟通的姐看到阳和她们发在群里的消息,赶忙下来开门。
“门挂着在外面不好开,”姐一边解释一边在前面引路:“在二楼,我们上去吧。”
几个人鱼贯而入,一楼整齐的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琴,少数的几个没有搭着琴布,安静素雅,只不过有的琴灰尘略重,仿佛主人不常打理。窗帘并没有全开,加上外面树木遮遮挡挡,光线慵懒的挤进来,照的雾蒙蒙的,地面也仿佛踩着一层灰尘一样。
穿过几架琴,在对面的窗子右手边,沿着木制楼梯,直接通上了二楼。
二楼的采光要好一些,一张通了半个房间的大长桌映入眼帘,洁白的桌布上面铺了海蓝的桌旗,几个人围坐在桌子一角。
“这就是陈师父。”阳和来不及打量四周,便被引荐给陈师父。米蕊二人说着师父好,找了个离着近的地方坐下,阳和见状也顾不的多看,心想着,这直接就叫师父呀?内心有些不接受,口中便没有多说什么,直接笑了笑点头弯腰,便挨着米蕊一起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