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_第2361章 松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61章 松江(1/3)

不过现在钱塘郡外的这个广阔海湾,现在还没有经过千年的淤塞和堆积,海湾的面积大上不少,水也更深,所以港口完全没有必要设在历史上宁波所在的位置,现在那里还不过是一片滩涂。海湾内侧的会稽和钱塘郡显然就能代劳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三教九流之中,工商在末端。

当然肯定不比官员一步就位来得好。

港口发展的很好,自然也说明大汉海上贸易正在高歌猛进。

有资格挑来挑去的,基本上也都是社会的中层,家中还算是富裕。还有很多穷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有资格挑选,除非自己有条件潜心苦读,或者天赋异禀,不然的话至少在目前,书院之中是很难有他们一席之地的。

松江就是黄浦江的前身,也是松江郡的名称来源。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番禺,而终点则在钱塘郡。运河从钱塘一路北上抵达京口,再穿过大江北上中原。因此钱塘和会稽这几个在港湾两侧的城镇,自然而然就成了现在大汉江南地区,甚至是整个大汉规模最庞大的港口。

至于码头的末端,堤岸上,可以看到不少小型船只的龙骨,刚刚铺开,另外还有很多又高又大的工棚,这些工棚里面自然就是一个个干船坞,大型船只的龙骨就铺设在那里。

远处可以看到一些身着短打的年轻人正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小心的搬运着东西或者敲敲打打,看他们生疏的样子,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造船厂的学徒或者松江郡造船学院前来实习的学生。

此地是大江入海之处,又有一条松江直接向西连接太湖。

此时李荩忱便带着陈叔慎、沈君高等人穿行在造船厂中。

因此这种书院自然而然受到大家的追捧,民间都以自家孩子能够进入这样的书院学习为荣。

大汉的书院现在已经在李荩忱的操控和鼓励下分为两种类型,一个便是金陵书院、龙门书院这种,以培养全能的人才为主要目的,人才出来之后首要的也是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即使是科举考试失利,他们也会转而去参加朝廷招募吏员的考试。

相比之下,诸如造船学院以及龙门工学院等等培养工商业专业人才的学院,自然就没有那么受欢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