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_第2361章 松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1章 松江(2/3)

了。

因此有了这些律法顾问,他们自然记住一些关键的法律条文就可以了,别的细节就由这些顾问们负责补充,有点儿像是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师爷,不过是朝廷指派的罢了。

而即使是学习不好的学生,出来之后也可以利用自己对律法的了解,帮人打官司,总归是从事的文化工作,动的是脑子,赢得的是人家的尊重。

沿途商贸、工业、教育、风土等等,都在李荩忱视察范围内。

可是有的时候对手真的很强大、自己真的比不上,也是必须得承认的,所以退而求其次,已然有机会,自然不是什么坏事。

吏员和官员不同,往往并不要求全才,只要你能够在某个方面很是突出,那么自然也可以被录用。这对于很多偏科的人来说当然是好事,因为大汉的吏员并非永远都是吏员,只要取得了足够的成就或者在岗位上工作了一定的年限而没有什么差错,自然就可以向上晋升。

李荩忱知道百姓们有这样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

而工商学院出来的,到底都是跑腿的、干活的。

松江造船学院,是大汉目前设立的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学院之一。

毕竟只要能够顺利毕业,总归不会混的太差。

两江入海,意味着这里的造船厂可以同时打造满足于大江上、大海上以及诸如松江这种类似于现在大汉各条运河宽度的内河上航行的船只。

不过李荩忱当时看着钱塘和会稽发展的情况,心中就已经有定数,估计用不了几十年,港口就会向两侧扩展,逐渐把整个海湾都覆盖进去。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极端到这个程度,但是刚刚从乱世之中走出来的人们,自然能够意识到手中有权力的重要性。再加上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对于工商之类的学院没有什么兴趣,甚至还不如其余部门开设的学院,比如刑部开设的刑法学院。

造船业在此地欣欣向荣,也在情理之中。

视察过建康府商贸之后,李荩忱又乘船再转回京口、沿着运河一路南下,视察了晋陵、吴郡等江南重镇,泛舟进入太湖,又考察了太湖南岸的吴兴、钱塘、会稽等旧有或者新兴的海上和陆上贸易中心,接着又沿着海岸北上,抵达松江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