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_《秋雨叹三首·其二》杜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秋雨叹三首·其二》杜甫(3/3)

农民生活陷入绝境。这种残酷现实让杜甫对民生的悲悯之情愈发浓烈。“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因深知灾荒对农民的沉重打击,诗人以质朴语言描绘庄稼受灾惨状,对农民去向的担忧溢于言表,深刻体现对底层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强化对社会混乱的忧虑:雨灾致使社会秩序紊乱,黑白颠倒、贤愚不分。“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借水势浩大难辨牛马及泾渭不分,隐喻社会乱象。创作背景中社会的动荡不安,让杜甫对国家未来深感忧虑,以自然景象的混乱,表达对社会走向的担忧,忧虑国家在混乱中迷失方向。

增添对奸佞当道的愤懑:杨国忠等权臣在灾荒时粉饰太平、隐瞒灾情,这种腐败行径引发杜甫强烈不满。创作背景中的政治黑暗,使他将愤懑融入诗中,虽未直接指责,但借对社会混乱的描写,如物价失衡等现象,暗示奸佞当道对国家和百姓的伤害,表达对其不作为、乱作为的批判与愤慨。

加深自身无奈与悲哀:杜甫胸怀大志,渴望济世却仕途不顺,在目睹灾荒与社会乱象时无力改变。创作背景中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的艰难,让他“堂上书生空白头”的无奈与悲哀加深。面对民生疾苦、社会混乱,自己空有抱负却无法施展,这种无力感使诗歌充满无奈与悲哀的情绪。



本文链接:https://m.tailaixsw.com/215_215334/1455359.html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