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_《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甫(1/4)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赏析

生动鲜活的暮春景象刻画

-色彩与形态的巧妙勾勒:“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诗人用细腻笔触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绚丽的暮春图。漫天飞舞的杨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小径上,好似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洁白的毡子,“糁”字形象地描绘出杨花散落的状态,“铺”字则生动展现出杨花之多、分布之均匀。溪边荷叶刚刚长出,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水面上,犹如层层叠叠的青钱,“点”字突出荷叶在溪水中的点缀之态,“叠”字则强调了荷叶的层次感,两种色彩——洁白的杨花与嫩绿的荷叶相互映衬,一静一动,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自然生命的细致呈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诗人将目光转向更为细微之处。在笋根旁边,小野鸡安静地躲在那里,不仔细看很难被发现,它们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安然成长。沙滩上,小水鸭紧紧依偎在母鸭身旁甜甜入睡,展现出一幅温馨的画面。这两句诗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瞬间,体现出生命的自在与和谐。

复杂情感的含蓄表达

-对自然之美的由衷喜爱:整首诗对暮春景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从杨花、荷叶到雉子、凫雏,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尽管身处乱世,生活充满艰辛,但诗人依然能从这些细微的自然景象中发现美,足见他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和深深眷恋。

-漂泊中的宁静向往:杜甫一生漂泊,历经战乱,饱尝生活的苦难。诗中描绘的这种宁静、和谐的自然场景,正是他内心所向往的生活状态。在这一方小小的自然天地里,没有战争的纷扰,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生命按照它原本的节奏自然生长,表达出他在动荡岁月中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漂泊中暂时寻得心灵慰藉的复杂情绪。

创作背景

杜甫《绝句漫兴其七》创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这一时期复杂的社会状况与杜甫个人的经历,共同构成了此诗的创作背景:

社会层面

-安史之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