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乳品牌千千万,奈何米云知道的品牌还真有限,不得不求助于度娘和ai。说到豆腐乳,就想到小时候,路边小贩卖的手工豆腐乳,那个味道至今难忘。
米云主要是中学时代有在校外买过,就是上初中的时候,学校伙食差,买点豆腐乳配着吃,初中学校的校门外,就是乡镇的菜市场和街道,算是乡镇规模最大的街道了,可惜几十年过去了没有任何变化,米云近两年有短暂经过,发现三十年过去了,校门口外还是变化不大,曾经的文化书店好像已经不在了。
初中学校虽然只有三年,但米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早晚讨厌的两节早自习课和晚上的三四节晚自习课,过去最讨厌的事情,也是现在最怀念的事,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吃的不好,没有精神,早晚自习都会打瞌睡,校内发生过无数故事,校外也是,校外最怀念的就是文化书店的渔具产品,早餐店的包子馒头铺,还有菜市场的凉拌菜和豆腐乳小摊。
虽然那个年代,米云家自己也会做腌制的腌萝卜和豆腐乳,但也不会做太多,做多了会酸掉,而且在八九十年代的那个时候,父母都忙于工作,做腌制酱菜的时候不多,只做腌制的腊肉和腊鱼等肉食,倒是近十几年来,父母反而喜欢腌制各种酱菜了,可能米云小时候的那个时候,父母确实忙不过来,没的那个精力去做。
不像现在,米云兄弟都大学毕业十几年了,闲下来的时间多了,每年都做好几坛酱菜,有四五种,够吃大半年以上了,豆腐乳也是必做的,米云来广省这边工作每年都能带五六坛几十斤的豆腐乳,不到五月前就会坏了一大半,这边的天气扛不住,冰柜冰箱放不下,放保鲜室也会坏掉。主要是多的吃不过来,给别人几斤了,自己留下的二十斤还是吃不完,吃的赶不上坏的快。
豆腐乳的生产制作过程,米云有幸见过一大半,就是把选好的豆腐干在外面暴晒,晒过一段时间后,等豆腐干子自动发霉,如果是其他食物一般发霉就可能直接丢掉了,这个例外,然后洗干净切成小块装坛,最后就是放各种调制佐料,也有现拌的豆腐乳,吃多少用辣椒面拌多少,但一般家庭都没那么一餐餐的量化数量,都是大批量的腌制,一腌制就是五六坛左右,够吃大半年的,还可以送人,豆腐乳的最后一步就是撒上大量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