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视角的回忆录_第172章 碗橱和厨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碗橱和厨房(6/9)

,意为屋檐下的食物。前者是指有遮掩物的设施,后者指用来泛指食物。由此可见厨房在中国家庭住宅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独立厨房在秦朝得到普及,到了汉朝,大部分家庭将厨房按照“庖”和“厨”分为两间,庭院中挖水井用于清洗和烹饪。釜成为厨房里的主要炊具,得益于民族融合和对外交流,人们的饮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一时期的食耕器具、烹饪技艺以及厨房神学都处于迅速发展,而厨房也相应的十分讲究,庖厨异室。

两千年前左右开启独立厨房,千年不衰的轮回,千年后,随着我国住房条件改善,80年代开始普及独用厨房住宅,厨房为一户独用,但是面积很小,设备也简陋,仅有煤气灶台和洗涤池,鲜少有人家里安装抽油烟机这种厨房设备,只有少数家庭安装排风扇来解决油烟问题。

在我国古代,厕所又被称为圂、轩、厕等。又因古时农家的厕所只用茅草遮蔽,故称为茅厕。上厕所亦有更衣、解手、如厕、出恭、方便等诸多委婉代称。厨房在古代又称庖屋、火房、伙房、灶房、东厨等。上厕所和下厨房的说法,来源于古代厕所和厨房的建筑习惯。

关于上厕所和下厨房,除了可以从房屋大小、位置高低的角度来理解,还有人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尊卑来看,中国古代是上下有别的。唐宋以前,由于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位于北方,所以北方地区较为富庶,文化发达,而南方还有许多未开发的区域,往往被人们蔑称为南蛮之地。因此,尊尚北方,蔑视南方的文化心态由来已久。

中国古代的都城绝大多数都在北方地区,长江以南的城市很少能成为首都。在尊卑意识十分强烈的古代,天子为上而臣民百姓为下,因而北方为上,南方为下。所以,人们便称往北为北上,称往南为南下。而在中国古代的房屋建筑中,厕所往往位于房子北面偏东的位置,厨房则位于南面偏东的位置。因此,去厕所就是上厕所,到厨房做饭就是下厨房了。

即使到了现在的今天也没改说法,还是叫上厕所,上洗手间,下厨。几千年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承不是一两天就能断层断代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样样离不开厨房,衣食住行,“食”排在第二位。民以食为天,这句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