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想要看到的,大意之下极可能收获更大的好处,可谓是一切顺风顺水的在按照计划前行。
但南余的骚操作属实让君临差点惊掉了下巴,在援军不断赶至的情况下,这守军竟然越来越少,这是何等诡异的局面。
到底是人心难测,人算不如天算。
明明最难的部分根本就无需这些废物去管,结果这群猪队友还是刷新了君临的认知下限。
想起跟大余前两任皇帝交恶时的场景,再看看现在的局势,君临甚至在心里生出了当初那讨人厌的小皇帝要是还活着该多好的想法。
最少不会如现在这般,一遍又一遍的刷新他的认知下限,让本该大好的局势变得如现在这般一团糟。
直接打乱了君临全部的布局,让前路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曾在太平府生活数年的君临自是知晓太平府的意义,也做出了明确的判断,倘若战争爆发,漠北一定会从此处进攻。
太平府作为澜宁的卫城,北邻澜江,东临澜宁,又有江畔群山屹立,
要想进攻澜宁,太平府便是必须拿下的兵家必争之地。
加之太平府的碧螺山一侧,同宁州的天门山遥遥相望,互成犄角,相互守望。
山脚处有山石成矶,形成了大片适宜登陆作战的广袤土地。
大江中间更有江心小岛伫立,将宽广的澜江在此分成了内外两侧,
外航道足有万米之宽,靠近江北,处在漠北的控制之下,
内航道靠近江南,只有不足两千米之距。
特殊的地貌将足有两万米之宽的澜江天险在此分成了两段,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跨江作战的难度。
只需占据江心洲,便可在江中实现补给,进而将两万米的江上战线缩短到不足两千米,
据江心洲而战,分割南余水师,形成对峙,
对于不善水战的漠北而言,此地实乃天然的进攻之地。
只一眼,观看战场舆图的漠北可汗就相中了此处,将此地定为了大军进攻之所。
而君临的计划也是以此为展开。
在他原先的设想之中,数年的时间足够南余再次拉出几十万大军,加之澜宁尚未覆灭的精锐,以及澜江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