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描述给在坐之人,他故意夸大其词,脸上又是一副可怜无辜之状。府衙众人脸上露出同情之色。
知府大人,脸色越发难看。事发他的管辖之地,治安案件一件接一件发生,他觉的脸面挂不住。
知府大人脸带怒色,语气坚定,说:“都指挥使大人,本官觉的应该同抛尸案,那拨人有关。”
知府大人又补了一句:“我们府衙尽快破案,给泰和小哥,还有汉阳城百姓一个交代。”
都指挥使大人,依旧面色平静,站起身看着知府大人,回应:“好,期待府衙,早日结案。”
都指挥使大人起身离开,马夫一瘸一拐跟在身后。知府大人赶紧起身相送,他的脸色凝重,眼睛神色复杂。
知府大人送至府衙门口,都指挥使大人坐上马车离开。此时,一个中年妇女,突然从一个角落冲过来,衙役迅速将其拦住。
“知府大人,民妇有冤。”民妇凄声喊道。
府衙众人,好奇的看着民妇。
“民妇要告知府李师爷之子李康,他辱我女清白,令我女悲愤投河自尽。”民妇哭诉着冤情。
此民妇正是王寡妇,她高烧刚退,便来府衙越级告状。师爷李泰听到民妇哭诉之事,他一脸的茫然和惊恐。
知府大人脸上带着微怒,眼神里尽是失落,他看了一眼李泰,脸上又出现一些不耐烦之状。刚解决张家断腿纠纷,此时又出了一桩投河案。
“可有状纸?”知府大人问。
“民妇无状纸,无状师敢接民妇之案。”王寡妇回应。
“若无状纸,又越级告状,可是要受杖刑,其杖二十。你可愿,继续告?”知府大人问话。
“民妇愿意,愿为亡女求一个公道。”王寡妇态度坚决。
府衙门前,不少路过百姓,驻足观看,大家议论纷纷:
“首富之孙,师爷之子,他们和知府大人关系匪浅,肯定告不赢。”
“听说李家下了重聘,欲要娶她女儿为妾,难道是为情所困,想不开投的河?”
“我听说是李家公子,先拐走的她家女儿,小娘子后来投的河。”
此时,李夫人,媒婆,还有李家儿子,一行人匆匆赶来。她们之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