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寡妇家,发现家中无人。
李夫人心中猜测,之前县衙不接她案件,她应该是来府衙越级告状。她带着人,匆匆赶来,恰好赶上眼前一幕。
李师爷看到匆匆赶来的夫人,儿子,他脸上的怒色冲天,眼神里尽是失望之色。他心中羞愧不已,不敢看知府大人的脸。
衙役将相关人员,带入府衙内。此案件,涉及李师爷家人,因制度规定回避,李师爷直接回了后堂。
知府大人坐在堂上,堂上明镜高悬,衙役威武立于两旁。知府大人拍了惊堂木,堂下之人肃静无声。
按律,无状纸,越级告状,王寡妇需先受杖刑。衙役正执行仗刑,仗打二十大板。
王寡妇咬牙,愣是没叫出声。二十仗行完,她脸色发白,额头挂着颗粒大的汗珠,屁股上的血染红了衣服。
李夫人看着王寡妇惨状,忍不住侧过脸去。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她给自己女儿讨一个公道,受如此重刑,愣是忍住没有喊一声。
杖刑结束,王寡妇趴跪地上,诉说女儿的案情。知府大人听后,派人去县衙调取案件文书。
等待案件文书期间,知府大人命人,先将王寡妇抬到偏房,让女仆为王寡妇上了止血药。府衙外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好奇此案件的结局。
许久,府衙衙役同知县大人,携文书档案,匆匆赶来。知县大人看了一眼王寡妇,他摇了摇了头。
知府大人仔细阅读此案件卷宗文书,知县判的结果并无明显不妥。知府大人让文书记录人员,将县衙的证据、判词读于王寡妇听,更是读于围观百姓听。
县衙尸检结果,亡者王巧儿,年十六岁,完身,身上无任何伤痕。投河案,县衙判定非他杀。王寡妇听着那些判词,情绪悲愤激动不已。
寡妇眼神绝望,愤怒的喊着:“是李家儿子强行带走我女儿,导致我女因失去清誉,一时想不开才投河自尽。”
王寡妇声泪俱下,哭声悲凉。知府大人面色平静,拿起惊堂木,用力的拍了下,喊了一声“肃静”。
知府大人看向李康,这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心里失望至极。知府看着李康,语气严肃,问:“李康,你可有话,要解释。”
李夫人焦虑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