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是这些士兵那可是实打实的孙权家底,不是世家的私兵,那位吴王不知道会不会心里不满。
作为少壮派将领,虽然被看重,但是徐盛压力也很大。
孙权确实有些不满,不满的是因为畏惧张辽的威名,吴军没有继续扩大战果。不过他也保持理解,张辽的名声他年轻的时候就有耳闻,何况过了这么多年,说是威震敌国也不算浮夸。
鲁肃本来准备给他汇报一下战损情况,被孙权摆了摆手。
“胜了一场,烦心的事情就稍后再说。”
魏军被击退后,一点都不恋战,全部撤回境内。
吴军的江北三个大营也原地解散,双方各回各家。
孙权这边论功行赏,自然是不在话下。徐盛首功,诸将次之。
至于献策的陆逊,他的计策说白了对方就没接招,自然啥也不是。
诸将饮宴,徐盛发现孙权确实心情不错,也是喝高了几杯,大喊了几句,有我镇守,如铁壁一块。
豪言壮语,有人赞叹,自然有人不快。
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没能参战的朱桓,趁着醉意发了几句牢骚,我上肯定比你强。
徐盛一听就不爽了,拎着酒壶就要干架,两边被众人拉开,各自送去清醒。
孙权只是示意无妨,然后示意陆逊和鲁肃二人出去透气。
“伯言,你可知道朱桓为何愤懑?”
走到安静之处,孙权先开口问陆逊。
“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朱将军心气高傲,自然会心中不服气。”
“是孤把他调离濡须口的,本来今日的功业,本该有他一份。”
孙权这一开口,陆逊闭嘴,直接不接话。
“其实这功业本该有你一份,但是你总说自己不知兵,搪塞了过去。现在一想。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
陆逊还是闭嘴,一言不发。
“子敬是很欣赏你的,说你和子茂一样,是辅佐基业的柱石。但是孤不知道能否重用你?”
鲁肃在一旁像个隐身人,全场只有孙权在发话。
“子茂去了益州以后,直接把张家的子弟打发到各处州郡,留在江东的屈指可数。有时候我在想,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