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五年,也就是1916年,跟随商队去到山东。
在山东期间,正值英法等国因在一战战场上伤亡惨重、人力短缺,在夏国大批招募华工。
杨瀚文便报名成为了一名华工,远渡重洋到了欧洲战场。
战事结束之后,此人辗转去到普鲁士国,并在那里娶了一位没落的容克贵族之女。
不过借着妻子那边的渠道,杨瀚文倒是与普鲁士的军工集团搭上了线。
近些年往来于欧洲和夏国之间,做着倒卖军火的营生。
“赵先生,想不到你竟然这么年轻!”
杨瀚文第一眼就注意到了站在赵子铭身后的李俊川几人。
那几人的站位始终没有越过赵子铭的身位,很明显是随从。
而且看这几人站立的姿态,应该是受过一些训练的军人。
由于赵子铭之前对那位洋人朋友交代过,对他的身份要保密。
所以,在杨瀚文的心中,对赵子铭身份的猜测越发的模糊起来。
同时更是增加了几分小心之色。
眼前这年轻人,恐怕是某个军阀的亲属或者下属了。
虽说关中道及附近还没有赵姓的军阀。
不过名字这玩意,江湖上人懂的都懂,那只不过是个代号。
寒暄几句后,众人找了个酒楼的包厢进行私谈。
一进到包厢,杨瀚文就开门见山道:
“赵先生,我听威尔逊说过你的需求。不过不瞒你说,现在欧洲那边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你要的这些东西在欧洲也很紧俏啊!”
威尔逊就是赵子铭的那个洋人朋友。
在联系到杨瀚文之后,威尔逊便告诉了他赵子铭的需求。
车床、刨床、钻床、铣床……都是些大型机械。
现在他告诉赵子铭这些话,无非就是想坐地起价罢了。
没等赵子铭说话,杨瀚文便接着说道:
“赵先生,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这些机械三个月之内我可以运到你指定的地方。当然了,价格这方面嘛……”
“算上进口的税,我估计得五十万大洋,甚至可能还不止。”
听到杨瀚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