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放下着。梵志曰。吾今两手俱空。更教放下个甚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放身命处。梵志於言下悟无生忍法。
佛拈随色摩尼(此云如意)珠问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时五方天王互说异色。佛藏珠复举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佛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将世珠示之便强说有青黄赤白色。吾将真珠示之便总不知。时五方天王悉自省悟。
佛因五通仙人问。佛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仙人应诺。佛曰。那一通你问我。(翠岩芝曰。五通如是问。佛如是答。要且不会那一通 径山杲曰。今时有一种弄泥团汉。徃徃在那一通处。错认定盘星)。
佛因菩眼菩萨欲见普贤不可得。乃至三度入定徧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而来白佛。佛曰。汝但於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於是普眼菩萨才起一念便见普贤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佛一日勅阿难。食时将至。汝当入城持钵。阿难应诺。佛曰。汝能持钵。须依过去七佛仪式。阿难便问如何是七佛仪式。佛召阿难。阿难应诺。佛曰持钵去。(叶庵谦颂曰。回环父子情。步步随流水。他日问师兄。剎竿扶不起)。
佛因自恣日文殊三度过夏。迦叶欲白椎摈出。才拈椎。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举。佛遂问迦叶。你拟摈那个文殊。迦叶无对。
城东有一老母。与佛同生。不欲见佛。每见佛来即便回避。虽然如此。回顾东西总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乃至十指掌中皆是佛。
佛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唯有一女人近於佛坐而入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一下。乃托至梵天。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佛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过四十二恒河沙国土有罔明菩萨能出此女人定。须臾罔明大士从地涌出作礼佛。佛勅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鸣指一下。女子於是从定而出。
(五云逢日。不惟文殊不能出此定。但恐如来也出此定不得)。
(圆悟勤颂曰。大定等虚空。廓然谁辨的。女子与瞿昙据令何条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