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统编年_卷之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之十(11/15)

遂舍庵径来谒祖。祖垂开抉。即於言下豁然契悟。前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声云。隍禅师今日始得道也。后回河北。开化四众。

僧志彻礼谒曹溪。

彻初名行昌。姓张。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忘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北宗忌祖传衣。嘱行昌刺祖。祖预知其事。置金十两於座间。昌怀刃入室。祖舒颈就之。昌挥刃者三。都无所损。祖曰。只负汝金。不负汝命。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愿出家。祖以金授曰。汝且去。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昌遂宵遁。出家精进。一日过曹溪谒祖曰。蒙和尚赦罪。今虽出家苦行。难报深恩。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尝览涅盘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祖便与之宣说。昌如醉醒。说偈曰。因守无常心。佛演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见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祖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礼谢而去。

遣使薛简奉诏迎祖以疾辞。

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并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可就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师。愿师慈念。速赴上京。祖上表辞疾。愿终林麓。简问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祖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祖曰。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若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祖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祖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