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能住。若达心地。所作无碍。非遇上根。宜慎辞哉。
希迁持书到南岳。
青原祖令迁持书与南岳。祖曰。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鈯斧子与汝住山。迁至彼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师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迁曰。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祖便休(玄沙曰。大小石头。被南岳推倒。直至如今起不得)。
青原祖付希迁法。
迁回青原。祖问子返何速。书信达否。迁曰。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日蒙和尚许个鈯斧子。祇今便请。祖垂一足。迁便礼拜。寻辞往南岳。
祥符荫曰。明暗偏正回互尊贵之旨。不消拈出。蚤已密印全提矣。
禅师道一居建阳佛迹岭。
壬申二十年。
瑜伽教主灌顶国师洛阳广福寺金刚智寂。
智於开元十一年。奉勅翻译瑜伽密部。十八年又译诸陀罗尼等法要。八月既望。於洛阳广福寺。命诸门人曰。白月圆时。吾当去矣。遂礼佛寂然而化。寿七十一。腊五十一。葬於龙门伊川之右。勅谥灌顶国师。弟子中书侍郎杜鸿渐述碑纪德。
癸酉二十一年。
禅师道一迁於临川。
甲戌二十二年。
乙亥二十三年。
瑜伽教主洛京圣善寺无畏寂。
畏本天竺乌荼国王。让位於兄出家学道。游中天竺。遇达摩掬多。授以总持瑜伽密教。乃徧礼圣迹。入鸡足山。为迦叶尊者剃发。神迹炳着非一。折伏九十六宗。使异学归正。掬多曰。汝与震旦有缘。畏乃礼辞。途中广作法利。至大唐西境。夜有神人白曰。此东非弟子界也。文殊师利。实护神洲。礼足而退。睿宗知畏将达中国。诏将军史献出玉门塞。以候来仪。开元初。玄宗梦与真僧相见。姿状非常。躬以丹青写之殿壁。及畏至。与梦符。帝悦重之。尊为教主。宁薛王已降。皆跪席捧器焉。奉勅住西明寺翻译经咒。畏性恬虑静。泊然禅观。面奉接仪形者。若莲华敷於净沼。咨承言说者。如甘露润於心田。不动声色。消伏群机。神力密严。无祷不应。开元二十年。求还西域。优诏留之。十月七日。无疾而化。寿九十九。腊八十。帝闻讣震悼。具威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