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七卷。
戊辰十六年。
禅师希迁受具戒於罗浮。
迁自六祖寂后。上下罗浮。往来三峡间。是年从罗浮受戒归曹溪。梦与六祖同乘一龟。泳於深池。觉而曰。吾与师乘灵智。游性海久矣。又何梦耶。
希迁至青原。
迁每静坐。寂若忘生。第一座发之曰。祖非教汝默坐寻思也。今行思和尚出世吉州。汝因缘在彼。迁直诣静居参礼。祖曰。子何方来。迁曰曹溪。祖曰。将得甚么来。曰未到曹溪亦不失。祖曰。若恁么。用到曹溪作甚么。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迁又曰。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祖曰。汝今识吾否。曰识又争能识得。祖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迁又问。和尚自离曹溪。甚么时至此间。祖曰。我却知汝蚤晚离曹溪。曰希迁不从曹溪来。祖曰。我亦知汝去处也。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他日祖复问迁。汝甚么处来。曰曹溪。祖乃举拂子曰。曹溪还有这个么。曰非但曹溪。西天亦无。祖曰。子莫曾到西天否。曰若到即有也。祖曰。未在更道。曰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靠学人。祖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后无人承当。
己巳十七年。
禅师牛头山第五世智威寂。
威江宁陈氏子。受法牛头持。为江左学者所归。二月十八日寂延祚寺。寿七十七。
庚午十八年。
义学沙门京兆西崇福寺智升撰开元释教录。
自后汉明帝永平十八年丁卯。至唐开元十八年庚午。凡六百六十四载。中间传译缁素。总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圣教。及圣贤集传。并及失译人名。总二千二百七十八部。合七千四十六卷。先是道真道宣等。各有晋魏汉等录。而重出误入者多。升乃重经撰次。为二十卷。最号精详。又续内典录。图纪。各一卷。文笔高博。法苑重之。
辛未十九年。
南岳祖付道一等法眼。
一侍奉九秋。日益玄奥。入室弟子总有六人。祖各印可曰。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盻。(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气。(神照)一人得吾舌。善谈说。(严峻)一人得吾心。善古今。(道一)又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