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旨。西天诸祖。以及东土六祖以前。皆直示心源。一言契证。大鉴而后。机缘渐熟。知解横生。於是设大法药以药之。逈绝言思。不容拟议。穿却一切鼻孔。坐断天下舌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透重关。总非活路。打车打牛。实全潮之一滴。五宗之岷源也。
甲子十二年。
乙丑十三年。
丙寅十四年。
丁卯十五年。
律师京师崇圣寺文纲寂。
纲会稽孔氏子。十二龄出家。力学切究毗尼。操有彝检。口无溢言。为四方来学所归。定力感通。灵迹非一。奉勅京都翻译。满朝檀施。尽用庄严。累历名蓝二十余所。刺血书经六百卷。中宗孝和皇帝事以师礼。迭承恩施。悉付常住。八月十五日寂。春秋九十有二。滑台太守李邕撰碑记。
义解沙门中岳嵩阳寺大慧禅师一行寂。
行巨鹿张氏子。丱岁不群。礼普寂禅师出家。寂尝设大会。有高士卢鸿自袖撰文置之几。谓寂曰。此文将数千言。字僻文古。请求朗隽者宣之。当须面指。擿而授之。寂呼行。行至览而微笑。鸿怪其轻脱。及众集。行登堂抗音庄诵。一无遗误。鸿愕视久之。叹不能已。乃游学律册之外。旁涉阴阳谶纬之书。寻访算术。至天台。见一院。古松数十步。门枕流淙。淡然岑寂。行立於门屏。闻院中布算。其声簌簌然而相谓曰。今日当有弟子自远至求算法。计合到门。无人导达耶。又除一算子而谓侍者曰。门前水合西流。弟子当至。行承其言而入。稽首尽受其诀。门前水复东流。玄宗闻之。诏入试之。命取宫籍以示。行流览一周。覆籍诵之如泻水。玄宗不觉降榻曰。师真神圣也。汉洛下闳造历云。八百岁当差一日。有圣人定之。属大衍历出。行正其差谬。编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及历律志。玄宗密问社稷祚运。行无语。徐对曰。陛下有万里之行。复封一合子若弹丸。内贮物。摇之有声。进曰。有急则开。及幸蜀到成都。启之。则药中蜀当归也。前有桥曰万里云。又曰。社稷毕得终吉。后昭宗初封吉王。及太子德王为梁灭。故行先言之。开元十五年十月八日。随驾幸新丰。身无诸患。忽然沐浴更衣趺坐。怡然而寂。帝趋视之。悲怆不胜。诏有司葬於铜人原。谥曰大慧禅师。御撰塔铭。行着摄调伏藏六十卷。释氏系录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