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子弟切诫之曰。吾生平以文章名当世。力诋浮图。今此衰残。忽闻奥义。方将研究。命也奈何。汝等勉旃。无蹈后悔。修乃捐酒肉。撤声色。灰心默坐。令老兵近寺借华严。读至八卷。安坐而薨。是修之桑榆晚照。未尝不归命觉天也。今士大夫家。未知修晚诣之所造。而徒效其前途之所为。於佛法无纤毫之损。而自己失邱山之益。亦何乐而为此哉。
禅师义青至浮山。
青青社李氏子。七龄颖异。试经得度。习百法论。未几入洛听华严。五年。忽猛省曰。法离文字。宁可讲乎。即弃去游方。至於浮山。时圆鉴远居会圣严。梦得俊鹰畜之。既觉而青届旦至。远以为吉。礼延之。令看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因缘。
庚子五年。
禅师谷隐下润州金山达观昙颕寂。
颕首谒太阳。次参谷隐聪。太尉李端愿延居园斋。时夏竦王曙欧阳修与愿兄端悫等。咸扣玄关。聪录其语曰。登门集。晚住金山。嘉佑四年除夕。遣侍驰书别扬州刁景纯学士曰。明旦当行。不暇相见。厚自爱。景纯开书大惊曰当奈何。复书决别而已。中夜候吏报扬州持书船将及岸。颕欣然令挝鼓升座。叙出世本怀。谢裨赞丛林者。劝修勿怠。下座读刁书毕。大众拥步上方丈。跏趺。挥令各远立。良久而化。
圆通讷举书记了元住承天。
元二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诵诗三千首。闾里咸称神童。剃染受具。游庐山谒开先暹。大称赏之。又谒圆通讷。讷惊其翰墨曰。骨格已似雪窦。后来之俊也。遂命掌记。会承天虚席。讷以元当其选。郡守见而少之。讷曰。元齿少而德壮。虽万耆衲不可折也。於是元住承天。
辛丑六年。
禅师义青於浮山悟道。
青在浮山经三载。远一日问曰。汝记得话头么。试举看。青拟对。远掩其口。青了然开悟。遂礼拜。远曰。汝妙悟玄机耶。青曰。设有也须吐却。时资侍者在旁曰。青华严今日如病得汗。青回顾曰。合取狗口。若更叨叨。我即便欧。
禅师契嵩诣阙上书进传法正宗记。
十二月六日。杭州灵隐永安兰若传法赐紫禅师契嵩诣阙上书。进传法正宗记十二卷。祖图一面。辅教编三册。内翰王素为之表闻。嵩字仲灵。号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