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却之。山翁忞闻之。曰国清真能恢复先业者。记之布水台集。
林野奇和尚住东塔。
八月云门雪峤信大师寂信春迁云门。信真率不羁。诋诃诸方。无当意者。寡耦少徒。一筇孤往。后归老径山。一夕呼茶。饮毕。唱自所书小儿曹。生死路上好逍遥。皎月清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遂示寂。觉浪杖人为建塔双径。后宏觉忞奉玺书复迁全身塔於云门右麓。
戊子五年。
九月瑞光宏彻顶目和尚寂於穹窿草堂。彻说法凡十一会。居恒穆穆。不轻置可否。至辨异拣魔。驱耕夺食。单提陷虎一机。同时几与天童三峰称鼎峙。所至人天拥戴。勇退急流。则真不愧天童之孙。三峰之子。初八日。说偈。唤侍者烧香。泊然而逝。尚书张有誉铭其塔。
中舆范和尚继席瑞光。
百痴 和尚补住金粟。
冬十月十八日天宁具德礼和尚结制皋亭佛日制完过显宁。
已丑六年。
春二月具德礼和尚住灵隐豁堂岩告山中僧众曰。灵隐领袖五山。为自古宗师法窟。今丈室久虚。惟云门礼和尚。具大神力。实堪振起。而寺众有欲延辈望高大者。惟香谷谹公是岩言。偕诸檀护削牍迎请。礼曳杖来。上堂曰。白雪与阳春。无人和得亲。目前千圣眼。月浸五湖氷。以拄杖画一画曰。划破长天雾。风摇雨后晴。灵隐掀髯只一笑。普门佛日杖头生。喝一喝。禅子浩归。宗风丕振。一再鼎新宝殿。楼阁堂舍。林立翚飞。巨剎规模。诸山莫并。
三月豁堂岩和尚开法皋亭显宁。岩杭州卫郭氏子。母王抚岩。七岁闻邻人歌舌头能有几时肥。即矢不茹腥。十岁父爱溪公。舍入灵隐出家。十五上天台谒无尽灯和尚。次见古心律师。受沙弥戒。遍参憨山清达观可诸尊宿。每以思议不及。言说不到处。极力参究。至忘寝食。后参三峰藏於净慈。藏诃曰。此皆依识解卜度。正为生死根本。以是求禅。犹北适而南辕也。岩当下竦然请益。藏弹指一下曰。吾者里无逐日长进底禅。乃拈竹篦子话。提撕七昼夜。至倦剧。放身欲卧。忽闻静板声。疑碍扑落。即呈颂曰。平地不风起波。无端四面滔天。突出南山鳖鼻。蓦头一气喷乾。藏颔之。天童悟闻而喜曰。汉月得人之盛。过於老僧。招岩相见於太白峰。灵隐耆宿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