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返照便归来。廓达灵根非向背。恁么看来。有回避无回避。还委悉么。相逢无话说。不见又思量。
第十八则 洞山大事(服饰)
示众云。觑远休觑近。念念合究死生。论实不论虚。切切唯谈真谛。分明指示。后买先尝。有来利市开张者么。便请便请。
举洞山问僧。世间甚么物最苦(休教情窒碍。莫被舌头谩)。僧云地狱最苦(只知其一岂知其二)。山云。不然。向此衣线下不明大事始是苦(曾吃知酸)。
师云。如来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度脱众生。祖师依戒定慧三无漏学开发衲子。洞山向高高山顶点手。这僧於深深海底掉头。早是谢他。不道沙糖最甜黄蘗最苦。想伊熟境难忘。梦见狱卒也怕。而不知调达谤佛堕於地狱。佛令阿难就狱慰问汝苦楚不。达曰我居无间狱中如受三禅天乐。这僧却云最苦。据斯器量。何霄壤之悬殊。所以洞山道。不然。向此衣线下不明大事始是苦。真所谓为怜三岁子。用尽一生心。虽是按牛头吃草。也何妨就虎背添斑。赖遇丹霞递相劝谏。颂曰。
镬汤炉炭几何般(睹之眼眩。思之意乱)。地狱三涂未苦酸(逆耳是忠言)。须信新丰亲切语(分明记着)。袈裟之下莫颟顸(不得忘却)。
师云。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何止镬汤炉炭剑树刀山地狱三途苦楚者哉。由是丹霞替代洞山重宣此义。再说偈言。上代下世老婆心切。大抵轮回六道出没四生。皆为不明正法眼藏涅盘妙心。世尊初成正觉。普观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此岂非洞山所言大事者邪。故又再三嘱付道。须信新丰亲切语。袈裟之下莫颟顸。洞山自唐大中末於新丰山接诱学徒。厥后盛化豫章高安之洞山。权开五位。善接三根。大阐玄音。光扬祖道。故就所居山名有新丰之称。只如所嘱之语亲切那不亲切。合颟顸不合颟顸。如人饮水何消问。冷暖唯除心自知
虚堂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