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失。传说他在夜里偶然到屋后空院里,拔他种的萝、来下酒,恍惚中好像看见一个人影,以为足小偷,却倏然不见了。他知道是鬼魅,于是便根据幽明异路的道理,严厉责备鬼。在一丛竹子间有人回答说:“先生精通《易经≈gt;,一阴一阳,就是天道。人白天活动,鬼晚上活动,这就是幽与明的区别。人住在没有鬼的地方,鬼住在没有人的地方,这就是异路。所以天地之间,无处无人,无处无鬼。只要互不影响,就不妨相安并存。假如鬼在白天进了先生的家,你责备是有道理的。如今已是深更半夜,这儿又是人迹难到之处;先生在鬼活动的时间里出来,进入鬼住的地方,既不拿着灯烛,又不出声,以致猝不及防地突然相遇,这是先生冒犯了鬼,而不是鬼冒犯了先生。我敬而避开已经够了,先生为什么这样严厉地责备我呢?”王仲颖笑道:“你说得有理,就算了吧。”便拔了萝卜回来。后来他和门生说起这事,门生说鬼既然能说,先生又不害怕,为什么不打听一下对方的姓名,装作词严色厉,问问关于地府的说法是真是假,这或者也是广博知识的方式之一。王仲颖说:“这不是人与鬼不大庄重了么?这就谈不上幽明异路了。”
郑慎人说他曾和几个朋友到九鲤湖,住在仙游县的一个山民家。夜里凉睡不着,在月下散步。忽然一阵清风穿林而过,树叶哗哗作响,宿鸟惊飞,闻到有花香,沁人心脾。来到林子后面,沿溪水走去,水鸟也吱喳地乱叫,好像看到了什么。但仔细看有什么异常,心里明白是有仙怪来往。第二天到林子里,只见微雨新晴,绿苔如茵,上面布满了弓鞋印,还有光脚的脚印,但都不到三寸长。溪边泥地上也有鞋印。数了一下约有二十多人。大家指点徘徊,相互惊叹奇异,不知这是什么神女。郑慎人有四句诗记叙这件事,但已记不起来了。
郑慎人又说:有一天,庭院里百花盛开,忽煞听到家里的丫环仆妇们惊叫起来。推开窗户一开,只见她们都用手指着桂树顶端。原来是一只蝴蝶,有巴掌那么大,背上坐着一个穿红衫的女子,大如拇指,在那里翩翩起舞。不一会儿,就飞过墙去,邻居家的儿女又惊叫起来。这不知是何种妖怪,大概就是所谓的花月之妖吧。我们谈论这件事时,正在刘景南家。景南说:“怎可知道这不就是闺房中女孩子们玩的游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