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详细。这不知是山精还是木魅。看他们的作为,好像不是妖怪。也可能是在崇山幽谷之中有这么一种野人,自古以来就没有与外界接触吧。
福建漳州出产水晶,据说各种颜色都有,然而赤色的从不曾见到,所以以紫色的最为贵重。另有一种叫做金晶的,与黄晶完全不同,最不易得到。即使偶尔得到,也只不过豇豆、瓜籽那么大。只有海澄公家有一颗,像一只三条腿的蛤蟆,可以作扇坠,看去像纯金的口液凝成,晶莹透明,是件希有宝物。杨景素巡抚做福建汀漳龙道道员时,曾对我说起,但也不过是传闻如此,并不曾亲眼见到。姑且记载在这里,让人们知道有这么回事吧。
陈来章先生,是我的亲家。他曾经得到一方古砚,上面雕有云中仪凤的图案。梁瑶峰相国为此砚题铭道:“其呜将将,乘云翱翔。有妫之祥,其呜归昌。云行四方,以发德光。”当时是乾隆癸已年闰三月。乾隆庚子年,这方砚被人盗去。到了乾隆丁未年,陈先生的次子得知了这方砚的下落,多方设法,才又买了回来。乾隆癸丑年六月,陈家又来求我题铭。我写的铭文是:“失而复得,如宝玉大弓。孰使之然?故物适逢。譬威风之口云,翩没影于遥空;及其归也,必仍止于梧桐。”富贵人家的子孙,从祖宗手里得到传家宝物而又丢齐散落的,为数不少啊。我曾经见过一个媒婆,带着几件玉佩,说是替某先生寻找买主。外面裹着的废纸,竟是四页北宋刻本的≈lt;公羊传》。为此,丢失八年,又被后人买回来,并求人题写铭文以传于后世。人们的用心,真是相差太远了。
董家庄有个佃户叫丁锦,生了一个儿子叫二牛,还有一个女儿,招了个倒插门的女婿,叫曹宁。他帮助这家人干活,关系处得很好。二牛生了个儿子叫三宝。女儿生了一个女孩,因住在娘家,便随着排下来叫四宝。这两个小孩在同年同月出生,只差几天。姑嫂一起看护、哺养这两个孩子,在襁褓中就已定下了婚烟。三宝四宝又非常友爱,渐渐长大之后,两人便形影不离。小户人家不知避嫌,看见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即常指着说:“这是你丈夫。”“这是你老婆。”两个孩子虽然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已经听顺了耳。到了七八岁,稍稍懂事了,但两个孩子仍然跟着二牛的母亲同睡同起,也不避忌。康熙六十年到雍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