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白话文_卷二十四滦阳续录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四滦阳续录六(3/13)

,从没有看他独自喝过酒,也没有看见他醉过。”喝酒从来不选择,叫他尝酒也不大知道好坏。所以他的同年进士用“登徒好色”笑他。他这样的酒量是少见的,可惜没有赶上顾、缪两位前辈,一决胜负。端人先生经常埋怨我不能喝酒,他说:“苏东坡的长处学了是可以的,怎么连他的短处都要刻意相似呢?”我主持科考录取了茜临溪,写信给孙先生。先生回信说:“我的再传弟子中有这样的酒量,我听了要舞剑了。但是还是遗憾你不会喝酒。”前辈的风流可以说是佳话。现在老了,很久没有参加年轻人的文酒之会。后来者居上,如今不知是谁的酒量第一了。

高官的农民家里养一头牛,他儿子小时候,天天和牛玩耍,攀牛角,拉牛尾,牛都不乱动。有时这头牛嗅嗅孩子的头,舐孩子的手,孩子也不怕。孩子长大了一些,家里便叫孩子去放牛。孩子出门,牛跟着出门;孩予回家,牛跟着回家;孩子走,牛就走;孩子停,牛就停;孩子睡下,牛就躺在旁边。这样子有几年了,有一天,孩子去放牛。忽然那头牛飞奔回家,牛头牛颈都沾满鲜血,又跳又叫,还用牛角撞门。孩子的父亲出来看时,牛又回头向原路跑去。孩子父亲知道一定出事了,就极力追赶。到了野外,看见孩子脑袋破裂死了,又有一个人横卧在路边,肚子开裂,肠子流出来,一根枣木棍丢在地上。仔细一看,原来是三果庄的偷牛贼。(三果庄是回民聚居的地方,是沧州的强盗窝。)孩子父亲这才知道,孩子被强盗杀死,牛又把强盗顶死了。这头牛,是有人的心肠的。还有一个西北商人李盛庭,买来一匹马,十分驯良。只是在路上碰到白马,一定站下来仔细看,鞭打也不肯前进。或者远望见有白马,一定飞跑过去追上,硬拉马缰也控制不住。后来和这匹马原来主人讲到这件事,原来的主人说:“这匹马本来是白马生的,经常要寻找它的母亲。”这匹马,也是有人的心肠的。

我八岁时,听保姆丁妈说,某家有头母牛,因瘸腿不能耕地,便卖给了附近的屠户。母牛生的牛犊刚断奶,看见屠宰母牛,哞哞叫了好几天。后来它见了这个屠夫便跑,奔跑不及便趴在地上发抖,好像哀求饶命的样子。有时屠夫故意追它取乐,并不在意。等牛犊长大,极为壮健,还像小时那么怕屠夫。等角长到坚硬锋利时,便瞅准屠夫在凳子上侧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