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_卷二 诸伤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二 诸伤门(1/51)

伤寒

伤寒杂病。世分两途。伤寒以攻邪为务。杂病以调养为先。则知工伤寒者。胸中执一汗下和解之法。别无顾虑正气之念矣。杂病家宁不有攻邪之证耶。只缘胶执己见。不能圆通。以致伤寒一切虚证坏证。不敢用补。杂病一切表证实证。不敢用攻。举俗所见皆然。病家亦宁死无怨。良由圣教久湮。邪说横行之故。是不得不以伤寒入门见证定名真诀。一句喝破。令杂病家粗知分经辨腑。不致妄为举措。宁无小补于世哉。姑以阴阳传中冬温温热时行大纲。辨述如下。

阴阳传中如交霜降节后。有病发热头痛。自汗。脉浮缓者。风伤卫证也。以风为阳邪。故只伤于卫分。卫伤。所以腠理疏。汗自出。身不疼。气不喘。脉亦不紧。如见恶寒发热头疼。骨节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寒伤营证也。以寒为阴邪。故直伤于营分。营伤。所以腠理固闭。

无汗而喘。身疼骨节痛。而脉不柔和。如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汗不得出而烦躁。脉浮紧者。

风寒并伤营卫也。以风为阳邪。无窍不入。风性善动。法常有汗。寒为阴邪。万类固闭。寒气敛束。郁遏腠理。所以不得外泄。热势反蒸于里而发烦躁也。上皆太阳经初病见证。有桂枝、麻黄、青龙鼎峙三法。若交阳明之经。则恶寒皆除。但壮热自汗而脉浮数。以阳明内达于胃。多气多血。邪入其经。蒸动水谷之气。故皆有汗但以能食为阳邪属风。不能食为阴邪属寒辨之。若交少阳之经。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以其经居表里之半。邪欲入则寒。正与争则热。所以只宜和解。而有汗下利小便三禁。至其传变。虽有次第。本无定矩。有循经而传者。有越经而传者。有传遍六经者。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有犯本者。有入府者。有邪在太阳不传阳明之经即入阳明之府者。有阳明经府相传者。有从少阳经传入阳明府者。所以仲景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之异。或云。少阳无逆传阳明之理。殊不知胃为十二经之总司。经经交贯。且少阳之经在外。而阳明之府在内。何逆之有。

至若传入阴经。亦有转入胃府而成下证者。太阴脏腑相连。移寒移热最易。少阴亦有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干燥者。厥阴亦有下利谵语者。此皆阴经入腑之证。少阴更有移热膀胱之府一身手足尽热小便血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