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心医_第一百九十八章:感慨万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感慨万千(2/5)

小铁围山之外还有山和海,总共有九山八海。最外侧被大铁围山包围。

这整片大地都漂浮在虚空之中。

大地以下分别是地轮、金轮、水轮和风轮。

大地之上分别有欲界六天、色界一十八天和无色界四天。

色在佛教中的概念是有形、有相、有物质的意思。

那一句著名的经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意思是说世间一些存在的物质,其本质都是虚空的。

以上三界加上日月星辰,称为一个小世界。

一千个小世界被称为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被称为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千世界。

在以上的世界里,众生会反复生死,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五道轮回。

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和天道。

不过有些部派增加了一条说法,就是阿修罗道,因此就有了六道轮回之说。

阿修罗是一种非神、非人、非鬼的存在。

佛教对于生死,认为轮回到某一道称为生,离开某一道称为死。

决定轮回到哪一道,是你的业力所决定的。

业一般是指行为、言语、思想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力量。

比如杀人会留下恶业。不同的业力对人命运的影响也不同。

业是由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也就意味着个人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改变业力的。

而业力又和果报相联系。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也就相当于改变了自己的果报。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佛教是承认个人的自由意志的,并不是宿命论。

佛教不认为世界上有创世神,认为世界是法的世界。

人是法自身,如果有所谓的神,那也要基于法才能存在,或者和人一样,作为一种法而存在。

小乘佛教时期,最关心的是人生及其解脱的问题,是一种向内的哲学。

探讨的重点是人,所以佛教里面有很多关于烦恼、解脱以及人心理的研究

大乘佛教的思潮在早期佛教中就已经出现,但一直被攻击为“外道”、“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