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小说课_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几点体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几点体会(15/20)

贾宝玉同林黛玉矛盾已经解决了,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已经诉了肺腑了,她又来葬花。原来是怎样的呢?原来她去敲贾宝玉的门,贾宝玉误会了,晴雯发脾气不肯开门,而且在里头跟贾宝玉两个嘻嘻哈哈笑啊谈的是薛宝钗,她这下子悲伤起来了,所以葬花。葬花就是怜花,怜花就是自怜。那个社会里的一个姑娘,林黛玉非常之清楚:我就像这个花一样,落下来落在泥沟里,掉在粪坑里。因为左右啊,现实环境里尽是贾珍、贾琏、薛蟠,尽是这样的人,所以她要葬花。在同贾宝玉矛盾没有解决,而且很尖锐的时候,她去葬花了。到了三十二回,诉肺腑了,矛盾早就没有了,她怎么又来葬花了?当然越剧《红楼梦》主要的问题不在这里,主要的问题是把它抽出来了,成了个才子佳人戏。才子佳人,一见倾心,后面加上了感伤主义情绪的宣扬,叫人家哭啊。实际上没有多少社会内容了,比原来的作品差得远。

(5)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第四点,我就讲讲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关于艺术概括,除了人物之外,里头很要紧的就是人物所做的事情,就是情节、场面。这个刘知幾的《史通》里头也讲了,有两句话很重要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就是说,提炼情节要把分量小的、意义小的略掉。一个人做了很多事情,很多是琐碎的,意义不大的,省略掉,不要写。要存那个大的,写有重大意义的。这就是艺术提炼。艺术真实就是生活真实的提炼,生活真实的概括。人做的事情,把那个最有代表性的、有重大意义的挑出来,琐碎的、没有意义的不写。把分量重的写出来,那个轻的自然也就表达出来了。这都是很要紧的理论。当然,这首先要观察,有感性生活。根本没有生活,想当然,这样的作品是不利的。生活里千变万化,有血有肉的东西,都是想不出来的。必须要通过现实生活本身最丰富最有意义的材料来写人物。鲁迅写小说《离婚》,许多人物都没写样子。主要人物爱姑是什么样子,谁也都不晓得。他不写,一句也不写,不像我们一些小说,老是写一个年轻姑娘有两条辫子。没有大的意义,没有重的分量你写它干什么?当然,由于情节发展的需要,在街上人家拽了一下她的辫子,这就产生出情节来了,这你就可以写辫子。鲁迅写爱姑,写了她一双中大脚,此外什么也没有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