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正。
九二。成临。吉。无不利。承遇阴则通。故曰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二必升五。得尚于中行。而卦以不利为义。故曰未顺命。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说文。甘美也。三独近二。阴顺阳。言甘于顺二也。然不当位。无应。故无所利。坤为忧。知无所利而优之。故无咎也。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不长谓不久。
六四。至临。无咎。虞翻曰。至下也。谓下应初。当位有实。故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知音智。言宜知几也。震为大君。象失传。详焦氏易诂九二震主交。应在五。二五相上下。皆当位。故曰大君之宜。言二宜升五也。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二五皆中位。故曰行中。知临者。言宜知几。与二相上下也。上六。敦临。吉。无咎。阳息即至三。上稍止即有应。故曰敦临。敦与屯与顿皆通。有止意待意。义详复卦。言稍待即有应。故曰志在内。内谓三也。故复五六亦曰敦复。言五少迟。阳即息至二。有应。与此同也。旧解训敦为厚。非。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言顿止之故。因阳息即至三。有应也。易之道贵将来。将来有应。故吉。不然内无应。何吉之有。凡云志在内。志在外者。皆谓应爻。九家谓志在二升五。清儒皆宗之。由误解敦字故也。观。漱而不荐。有孚若。五得尊位。下临万民。民为庙堂。万民瞻仰。故曰观。易林以艮为观为视。象失传。详焦氏易治盖即本此也。国之大事。在把与戎。礼之可观。莫盛乎宗庙。宗庙之可观。莫盛乎祭祀。初漱降神也。马融云。进爵灌地以降神也。卦巽为白茅。茅在地上。坤水沃之。缩酒之象也。灌地降神。其诚敬之心。孚于神明。禺(右页)敬也。及至荐牲则扎简略。一孔子曰帝(左衣)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与此义同也。象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漱而不荐。有孚禺(右页)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坤为天下。天下化则服矣。此圣人所以以神道设教也。观亦候卦。故曰四时。临曰元亨利贞。亦四时也。
象曰。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