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艮伏鼻不见。故曰劓。兑折震足象毁。故曰别。坎为赤。巽为绂。故曰赤绂。乃二爻坎为不应。故困于赤绂。上遇阴利往。故有说。兑为食。故利用祭祀。
象曰。劓月(右)。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坎为志。二无应。故志未得。坎五曰受福。兹与之同。传所谓祭则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c?(3田上草)。于de?。曰动悔有悔。征吉。
巽为葛c。三至上正反巽。而三不应上。故困于葛cde?危险不安之貌。上乘刚。元应。故有是象。兑为口。曰者自警也。言处此de?之境。时时以动海有悔自警。动海者言动而应三。三不应故侮。有悔者言下乘阳又有悔也。征吉谓三。言三往四。上得阳应而吉也。此二句向天的解。姑测其义如是。
象曰。用于葛c?。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未当者。言上不宜乘阳也。吉行者。三之四上得阳应。故吉也。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讫至亦未橘(左丝)。句井。羸其瓶。凶。
水在泽下泽竭故困。水在泽中。汲之不穷。故兑为并。易林复之旅云。井沸釜鸣。以旅互兑为井。郑玄以巽木为桔槔。汲水以取并象。格槔焉有在井下者乎。兑为井。坤为邑。泰初往坤中。故改邑。二至四仍兑。与泰体同。故不改井。不改故无丧得。初至四正反兑。故曰往来井井。易林益之萃云。往来井井。即以苹三至上正反兑。为往来井井。荀云。讫竟也。讫至者。言更(左丝)系至并底而尽也。谲(左丝)绠也。亦未谲(左丝)者。言巽绳在下。尚未谲(左丝)瓶使上也。其以讫为几。渭瓶几至井口而覆者非也。经明曰未谲(左丝)。若至井口。则已谲(左丝)矣。中爻离为瓶。正当毁折之地。而巽为绳。故曰羸。羸累通。井羸其瓶者。言瓶为井辟(下瓦)所拘羸钩挂也。瓶既为井所挂碍。非覆即破。故凶。扬子云酒箴云。子犹瓶矣。居井之湄。不得左右。牵于缠征。一旦f?碍。为裳所车(右3田)。注f?县也。g?并以砖为秋(下瓦)也。车(右3田)系也。言瓶县为井砖所挂碍。而瓶受系也。是扬子读并羸其瓶。井不属上读。后荀爽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