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烽云录_第33章 金鳞归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金鳞归海(4/6)

致,终于说动了弘一,弘一思考良久,笑着说道:“公子果真是文武双全,思虑之远,犹胜贫僧啊……那贫僧再试着劝劝我王。”

元恪心中大喜,明白事情终于差不多成了,连忙拜谢。

弘一又补充说道:“不过眼下朝廷确实无兵可派,这是事实,公子真的决定了只带八百人出关?”

元恪意志坚决,回道:“八百人足矣!”

弘一笑着称赞道:“好啊,公子少年壮志,贫僧佩服。朝廷虽然无兵可派,却还是能给你两个虚的物件作为助力。”

元恪连忙问是什么,弘一答道:“一是朝廷册封周琰为新任梁王的诏书,还有梁王的全套衮服印玺,既然是要收服梁地,就要师出有名,而且只有周琰接了这诏书,受了朝廷的册封,才能算是真正归顺天子了嘛。”

元恪点头称是,虚名有时候也能发挥很多作用,特别是配合周琰的身份。

弘一又继续说道:“二是册封你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的诏书,你有权节制梁地所有兵马,但需要记住,这个官职是朝廷直接册封的,你只听命于天子,不必听命于梁王。”

元恪这才明白弘一又在埋雷,对于周琰,包括自己,他也是既用且防,只是弘一恐怕不知道自己与周琰的关系,元恪心想这点事情不太可能造成自己与周琰的嫌隙,连忙也答应下来。

然而弘一最后又说了一句更意味深长的话:“公子若是能救出周琰,他便是梁王;若是救不出周琰,这梁王的印玺也不必归还,公子可以自己先留着……”

元恪无暇去细想弘一的心意,得到秦王允许便连忙点齐兵马,准备一路东行出关了。

出长安城没有多久,便听见身后远远有人喊自己:“公子,赵公子,留步!”

元恪勒马回看,只见是朱弋全身束甲,手提一支长矛,策马向自己奔来;等朱弋来到自己面前,二人策马相对,朱弋问道:“敢问公子,整个长安城的人都知道公子要率八百北川军出关讨贼,公子却唯独不告知朱某,是何用意?”

元恪连忙回道:“朱将军不要误会,元恪此行是为了救旧友周琰公子脱困,敌众我寡,恐怕凶多吉少,因此不敢拖累将军。”

朱弋听闻,更加生气了,质问道:“公子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