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都团练使为观察使,增领岳、蕲、黄三州。元和元年,升鄂州观察使为武昌军节度使,增领安、黄二州。则中州、光州尝由淮南道割隶河南道,蕲州、安州、黄州,亦尝由淮南道割隶江南道。《唐志》偶失移并,非今本错乱也。《舆记图》《隋志》《唐志》所著录者,率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又按《唐书·地理志》序略云:“唐兴,高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又置都督府以治之。然天下初定,权置州郡颇多。太宗元年始令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至十三年定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五百五十一。开元二十一年又因十道,分山南、江南为东、西道,增置黔中道及京畿、都畿,置十五采访使检察,如汉刺史之职。”唐自天宝用兵,河西、陇右陷于吐蕃,至大中、咸通始复陇右。乾符以后,天下大乱,至于唐亡。《唐书·地理志》以开元二十八年户部账,凡郡府三百二十有八,县千五百七十三,著录之。《旧五代史·郡县志》之辑,亦以《开元十道图》为本也。天宝间陇右不守,咸通时收复,事在元和前后。《四库提要》谓:“此书移陇右为第十,殆以中叶后陷没吐蕃,故退以为殿。”《唐志》则以陇右为第六。此书则仍贞观时十道制,而元和时唐之领土,非贞观之制,亦非开元之盛矣。综观吾国地理之书,以《元和郡县志》体裁最备,故《四库全书》录以冠地理总志之首。夫总志集郡县志书而成,郡县志书参总志体例而纂,两者密切相关。故本《提要》著录总志冠以卷首,而《元和郡县志》为志乘家祖述之所自焉。
太平寰宇记二百卷首二卷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朱彝尊原抄本,上海图书馆藏传抄朱彝尊藏本。原缺卷一百十一至一百十九)
宋乐史纂。史字子正,宜黄人。宋太宗时上书言事,擢著作佐郎,知陵州,召为三馆编修。雍熙中,献所著书有四百余卷,所著《太平寰宇记》,卷帙浩博。《四库全书提要》称:“史书虽卷帙浩博,而考据特为精核,要不得以末流冗杂,追咎滥觞之源矣。原本二百卷,诸家藏本并多残阙,惟浙江汪氏进本,所缺自一百十三卷至一百十九卷仅佚七卷。又每卷末附校正一页。不知何人所作,辨析颇详,较诸本最为精善,今据以著录。《文献通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