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六(5/50)

闻人铨纂。铨字邦正,余姚县人,嘉靖五年进士,授宝应知县,历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官宝应时,尝纂修《宝应县志》,及官提督南畿学政,与南京太仆寺卿陈沂又纂成此志。明自永乐北迁之后,改北平为北京,以应天为南京,南北二京皆直辖郡邑,而不设布政使司,以十三府四州为畿甸,直隶南京部院,故称南畿。南畿旧无通志。此志为学政主纂,其体例似都会志书,与永乐时颁行之通志义例有异。其编例,前三卷称总志,分目凡八,卷四以下,次列畿外十四府四州,分目凡十二。而书中纪载,则惟纪都城事物者详,采掇尚属核实。

应天府志三十二卷明万历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胶卷本)

此志不著纂修人姓氏。按其编次,卷前列万历五年礼部左侍郎、管南京国子祭酒事、江左殷迈序,及凡例、应天府境图。卷一至三,为郡纪,分上中下三篇。卷四沿革表。卷五至七,历官表,分上中下三表。卷八至十,封爵表,分上下二表。卷十一至十二,科贡表,分上下二表。卷十三,荐举表,一表。卷十四至三十二,列诏令志、风土志、山川志、建置志、官职志、学校志、田赋志、祠祀志、杂志,共九志。次列宦绩传、人物传、勋封传、一行传、列女传、杂传,共六传。按凡例谓:“志中所载,皆据史册,《一统》《金陵》《南畿》各邑等志。惟志与史谬戾者,则从史而折衷之。”观其书纪载明代典章制度,以及金陵往事,颇能与史传相合无谬,纪述尚为核实。考其撰人,据《明史·艺文志》有程嗣功《应天府志》三十二卷,未注修志年代。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著录明修《应天府志》有二,一为万历五年刻本,王一化纂修,日本内阁文库藏。一为万历二十年刻本,程嗣功纂修,北京图书馆藏,二志均是三十二卷。兹阅此志全文,并无一辞言及嗣功之修此书也。朱氏《综录》之著录撰人,大概依据《明史·艺文志》之著录也。王一化之志,余未有见,疑或即是此志,因王一化之志著录是万历五年刻本,而此志首列殷迈序亦为万历五年,焉有一年之中同修二志之事哉?故此志之纂修人,以俟将来考证。

上元县志十二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程三省修,李登纂。三省字师曾,富顺人,万历上元县知县。登字士龙,一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