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二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二上(5/23)

,属江夏郡。宋曾改曰孝昌,寻复旧名,元以来其名未更。”按此志山川载;县境河流以澴河为主,水利交通之所系焉,且又为邑之名胜。澴源出自信阳,经天磨池而达孝境;池中有石高数丈如磨,巍然奇观焉。再经九里关、黄茅岭,南流遶三里城,汇新店、清风涧诸水,注为双河口,流入詹家河、二郎河,通入方家河、塔儿潭分散于诸港。塔儿潭上有山背临潭浒,有塔七级,宋时所建,为邑之古迹。澴流孝感经六十余里,沿河多名胜,故孝感又称曰环。人物志列《孝子传》,首载董永,永为汉青州千乘县人,汉灵帝时黄巾起,渤海骚动,永奉父来此,家贫,永佣耕以养父,父殁不能为葬,自鬻为奴,以资营葬。为织女所感而嫁永,一日织布三百缣,弥月得缣,如约偿归。其说虽为无据之谈,但于东汉、六朝之际,以表彰孝道,凡在有孝子事迹之地,皆建县以为名,如浙江之义乌、慈溪,亦皆以孝子事迹以名其县,与孝感之名县同其时也。后来之志乘遂为附会无据之说,以昭扬其事;此非志乘核实之道,而实为志乘之一大病耳。艺文志,录李湘撰《孝感宋时两朝所得古鼎考》云:“万历二年九月,孝感以议拓城地,即湖为隍,而得古鼎,蟠腹奓口,三足两耳,周圆端岩,体被五色,上有款识,皆古颉籀文,大小凡六十字。据款识,始知为商末周初南宫仲父方鼎也。”又云:“《一统志》云,宋徽宗时,孝感县东湖村农人掘地得周九鼎贡于朝。以余读《宋史》,宣和元年己亥三月庚戌,安州进所得商六鼎,计方鼎三,圆鼎二,甗一。薛尚功纂历代钟鼎彝欵识云,六器皆得于安陆之孝感县。”按李湘得古鼎考,考述虽未明详,但此文犹可资考索铜器出土处者。

沔阳志十八卷明嘉靖十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童承叙纂。承叙字士畴,一字汉臣,号内方,沔阳人,正德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至左春坊左庶子,著有《内方集》。按沔阳沿革,据本志郡记篇所载:“秦始皇郡县天下,置沔阳县,为南郡地;汉时为景陵、云杜二县地,梁始置沔阳郡。隋大业中改为复州,五代、晋为景陵郡,宋、元如之,洪武九年改置沔阳州,直隶湖广布政司,领县一,曰景陵。”按其所叙沿革,以郡县俱述于郡记,混淆不分。此志为州志首创,其体例,为纪一,曰郡纪。表四,曰郡县表、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