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二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二下(3/18)

校选举,次序亦混;山川古迹,遗脱为多;人物宋、元以下,名臣高贤,表表史册者,间多遗漏。”直斥此志之失。

宁乡县志十卷清嘉庆二十四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王余英修,袁名曜纂。余英字菊潭,山东福山人,嘉庆二十一年进士,授宁乡知县。名曜字道南,一字焘岚,号岘冈,宁乡人,嘉庆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纂修实录。历官国史馆纂修,功臣馆总纂。按《宁乡县志》始于明正统间,正德四年邑令刘绚重修,嘉靖、万历继有增纂。清顺治十五年重修,康熙二十一年邑令王钱昌为之增补,四十一年邑令吕履恒又为重修,乾隆十三年邑令李杰超复修之。明志今皆散佚,清志犹存《乾隆志》及此志。此志为名曜与同邑周采亭、刘醇夫、胡玉潭等,纂成于嘉庆二十一年,悉依乾隆旧志体例,增补七十余年之事,叙述尚属简核。宁乡建置,始于宋太平兴国二年,析长沙、益阳、湘乡三邑地设县,属长沙。元至元间升为上县,隶湖广行中书省天临路,明清属长沙府。

浏阳县志二卷明嘉靖四十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明萧敷修,刘以身纂。敷字须山,江西庐陵人,举人,嘉靖三十九年任浏阳县知县。以身号竹溪,江西安福县人,举人,嘉靖间任浏阳县教谕。浏阳为三国吴周瑜之奉邑,置县始自吴。邑志肇昉于何时,未可考。此志创修于嘉靖庚申,敷与以身检图帙,询之耆旧,汇辑而成,而未引载前志。其书体裁,共分地理、建置、学校、职官、祭祀、名胜、食货、人物、方外、艺文十门,记载简约;虽记事物核实,而事物之重要者不多。惟食货篇载浏阳田粮,每亩一斗零七合古制也。太祖即位,有诉浏阳助陈友谅饷者,帝恚之,加科二斗一升四合,视昔为倍矣。荆、湘郡邑,明初因纳饷陈友谅而加课税者,不止浏阳一邑;而惟此志乃记其事,可谓敢言者矣。

益阳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乾隆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高自位纂修。自位字紫庭,宁晋人,举人,乾隆十一年任益阳知县。《益阳县志》创修于明孝宗时邑令周济,续修于嘉靖间邑令刘激,重修于万历间邑令朱銶;清康熙二十二年,邑令江闿复增修。此志复增《江志》六十余年之事,全编为二十八门,凡五十七目,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