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二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二下(4/18)

次尚有条贯。艺文志,以屈原著述《楚骚》辑录,以为邑之乡贤所作,殊不免过于夸耀矣。按益阳踞洞庭上游,形势雄壮,物产丰富,古为荆、湘名邑,建县始于汉,属长沙国,因邑有益水出县东南之益山故名。后汉建安二十年,孙权与蜀争荆州,遣鲁肃将兵拒关羽于益阳即此地。唐移今治,元升为益阳州,属湖广行中书省天临路;明复为县,属湖广省长沙府。清初因之,湖广分省后,属湖南省长沙府。

湘乡县志十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刘履泰修,刘象贤纂。履泰四川万县人,康熙十年由举人任湘乡知县。象贤字若启,湘乡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入清未仕。按本志沿革,自汉哀帝建平四年封长沙王子昌为湘乡侯,其名始此。东汉遂置湘乡县,迄今未更其名。湘乡志乘,创始于明成化间,正德乙亥知县张浚重修,嘉靖庚子知县庞钦明三修,万历庚寅知县揭士奇四修;清顺治己亥知县叶良礼五修,时秉笔者,为邑人龙孔然焉。此志继《叶志》重修,稿成于康熙十六年,时总纂署象贤名,而孔然犹在,亦尝相协纂辑者有刘兆龙、徐芳、丁爌、周书成等,分任采辑。当是时湘乡旧志,皆毁于明末兵火,此志之纂,仅按孔然志稿,如同肇创。按此志所载,于赋役、兵防诸门,纪明际之苛税及兵乱事甚详。据履泰自序所云:“湘厄于苛政者十年,厄于兵火者三十年,厄于租庸者,三百年之隐痛。”观其序言,阅其全志,其修志之旨,欲以申言当时贫民之隐痛耶。

攸县志六卷清乾隆十六年刊,嘉庆八年补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冯运栋纂修。运栋浙江慈谿县人,拔贡,乾隆七年任攸县知县。雍正七年运栋宰咸阳时,会修通志,襄助编辑,历三载成《陕西通志》,马、班雅誉,流播西北。及官攸县,又成此志,亦号名编。《攸志》修于顺治己亥,续修于康熙甲子,嗣后冗修者六十余年。运栋此志成于乾隆丁卯,全书凡二十二门,体裁严整。嘉庆八年张范又为增补风俗、职官、选举、人物四门,征文考献,校核谬误甚多。

岳州府志十八卷明隆庆间刊本(天一阁藏)

明钟崇文纂修。崇文南昌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仪制司主事,隆庆间出知岳州府事。岳州旧有弘治元年知府刘玑纂修府志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