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四(1/23)

○四川

四川总志三十四卷明万历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明虞怀忠修,郭棐纂。怀忠字汝良,义乌县人,嘉靖五年进士,万历六年任四川巡抚。棐纂有《酉阳正俎》已著录。四川地居长江上游,旧说蜀中有岷、泸、雒、巴四大川,四川之名昉此。又谓唐以益州置剑南道,梁州置山南道,寻又各分东西,以二州,为四道。宋分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谓之川、峡四路,后遂省文为四川。秦以前为巴蜀诸国地,故亦简称巴蜀。蜀中古志,三国时谯周撰《三巴志》始,晋有常璩《华阳国志》,常宽《蜀志》,唐郑暐《蜀记》,宋张守约又重修《蜀记》一卷,诸书仅记蜀事人物古迹寺观之属而已。通志乃创于明成化时,继修于正德戊寅,嘉靖辛丑,万历己卯,万历己未,于明凡五修,清康熙十二年又一修,皆通记四川郡邑,而均称曰总志。至雍正时修志,始用名曰通志。此志承《嘉靖总志》重修,嘉靖时修志,聘王玉垒、杨升菴、杨芳洲诸名手为之,体制精严。此志编例,大抵沿承其旧,惟经略、艺文二志,则较旧志颇有增详。纂手以棐为总辑外,又有叙州府同知魏朴如、成都府推官游朴等,稿成后,至薛梦雷巡抚时始为梓成。其书体例,省志为目十,郡县志为目二十二,经略志为目二十一,杂记为目五,文为目二十五,诗为目十四。

四川总志三十六卷首一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罗森纂修。森字约斋,顺天大兴县人,顺治四年进士,历官陕西督粮道,康熙初升任四川巡抚。此志为清代纂修省志首创,比明修诸志为详。书前有四川总督蔡毓荣序,序谓:“前抚张公(德地)修饰之,今抚罗公(森)润色之,而藩臬诸君皆有讨论之助。”按此志为巡抚张德地创修,延钱受祺等辑集成稿;及森巡抚时,又重加增纂,书成于康熙辛亥。此志成于适当兵燹之后,文献无征,采摭亦不免疏略。记载蜀省郡邑事,而终未详备。其书定例,自舆图星野,迄杂志艺文,为三十六门。惟考四川建置沿革,大概无误;郡邑沿革,则为疏略未详。四川秦以前为巴蜀诸国地,自秦灭巴蜀置二郡;汉初分置广汉郡,武帝间以西南夷地置犍为、沈黎、汶山、牂牁、越巂五郡,为益州部,后省沈黎、汶山。王芥末为公孙述所据,后汉复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