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地方志提要_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十四(14/23)

■〈木咢〉严经》名光明山,《山海经》名西皇人山,《三皇经》名胜峰,又曰第七洞天。《水经注》谓。蛾眉山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峨眉然。

洪雅县志五卷明嘉靖四十一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束载修,张可述纂。载云南曲靖县人,嘉靖三十五年任洪雅知县。可述字惟孝,别号云山野樵,洪雅县人,嘉靖丙午举人,历官咸宁知县、兵部武选司主事、职方员外郎、浙江按察司佥事、贵州布政司右参议。按此志为县教谕王崇阜采摭典故,考订笔削,定例编次,断自可述。其书体例,分疆域、县纪、县表、星分、山川、地名、古迹、丘墓、寺观、风俗、政教、秩官表、名宦、列传、建设、祠祀、食货、户口、田赋、岁办课程、庸调、兵防、驿传、人物、乡贤、仕籍、列女、仙释、艺文、杂著诸门。县纪载:“后周置洪雅镇,隋开皇十三年置洪雅县,属眉山郡。唐武德元年改置乾州,开元八年州废,为洪雅县,属眉州。宋属嘉州,庆元六年升为嘉定府;元中统元年置嘉定路,省洪雅入夹江县。明成化十八年分夹江置洪雅县,属嘉定州,领乡六,洪川、中保、安宁、保安、义和、安贤。”按志所述六乡之习俗,各不相同,洪川则多货木器,安宁则多造舟赁载,能操之以历三峡之险;义和则多卖蔬,虽业儒者多,而健讼者亦恒什九;保安则多鬻薪炭,输赋税;中保则多入林箐取木,货于营室者,中保之花溪,富庶甲于四境。而洪川、保安间多推剽为奸,其服饰则旧时多朴素,近则妇女为艳妆,髻尚挺,袖广长,男子则士冠方巾。按县纪一篇,叙及沿革及县属六乡之物产风俗民情,而疏言邑之大事,又不用编年体例,以分乡里记述,为别出之一体也。

三台县志八卷清乾隆五十一年刊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

清郑璇纂修。璇字蒪村,江苏太湖厅人,举人,乾隆四十七年任三台知县。三台设县,自清雍正十二年升潼川为府,即于府治所增设附郭县,因于郡治之西有三台山,故曰三台县。建县后五十年,郡守张松水属璇创修县志,璇以新修《潼川志》辑录三台县境事,以天地、人民、政事为三纲,以疆域、山川、人物、选举、食货、赋役等为条目,粗定体例,草率成书,纪载简略。乾隆原本,仅存此本,而嘉庆重刻本、民国石印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