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者犹为多。
天全六番稿不分卷清康熙四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张韬纂。韬字权六,浙江海宁县人。天全、六番为高、扬二土司之地,古分为二,后为合衔世爵招讨使。境内有天全寺,六番者,马村、苏村、金村、杨村、随龙东村、西碉村是也。由雅州入,过飞仙关,两崖峭壁,高五千仞,下临深溪。以多河为界,渡河即天全土司境。此书韬仅叙天全沿革,土司辖境,山川要塞,商贾汇聚之所合一篇。而以地势难以文章形容者,托之以诗。有《入峡诗》《渡泸诗》《出栈诗》《蓉城诗》四集,皆詠天全六番之地之事也。按此书为诗体地志,诗体地志由来远矣,《尚书》之《五子歌》,盖其源也。《汉书·艺文志》载各地歌诗,如《洛阳歌诗》《河南歌诗》,犹如今方志之一部也。至唐以后有“竹枝词”,专詠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皆为诗体地志体裁也。
打箭炉志二卷清乾隆五十八年修,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不著纂人。按此志分建置、疆域、职官、山川、津渡、城垣、廨宇、营汛、坛庙、关榷、土司、驿递、夷赋、赏赍、土俗十五门。职官列“昭磨”一员,雍正十一年始设雅州府昭磨驻打箭炉,昭磨官名也。山川附形胜、古迹,津渡附关隘,土司有冷边土司、沈边土司诸目。此本无序例,纪载至乾隆五十八年止。
打箭厅志二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刘廷恕纂。廷恕事迹未详,按此志分星野、舆图、建置、沿革、疆域、山川、形势、关隘、城池、衙署、寺观、祠坛、津梁、古迹、赋役、盐政、茶政、邮政、乡里、物产、水利、风俗、岁支、仓储、库储、课税、夷赋诸门。据沿革所叙,谓:打箭炉相传汉武侯南征,遣将郭达安炉造箭之地。为南诏地,隶青海部落,明永乐五年土目阿旺坚恭以随征明玉珍功,授为明正土司军民宣慰使司世职。清康熙三十九年被藏人昌侧所据,四川提督唐希顺进兵诛昌侧,以故土司裔承袭,甲勒恭德继明正土司辖管十三锅庄。雍正八年设分驻打箭炉雅州府同知,汰驿丞并同管理厅,统辖各土司部落,隶建昌道,是为设厅之始也。
重修射洪县志八卷清乾隆五十一年刊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
清沈诗杜纂修。诗杜字佳亭,浙江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