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_伟大的抒情作家屠格涅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伟大的抒情作家屠格涅夫(2/8)

的语言、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感染力早已被世界公认。我们从屠格涅夫的作品里可以看出,作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叙述与剖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似乎是作家选取和遵循的基本创作手法之一。屠格涅夫尤其在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对丰富世界文学宝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屠格涅夫心理描写的特点在于“心灵历程”的再现,在于人物灵魂的透视。这是一种清新的风格。在长篇小说《烟》中,心理描写已到达意识的深处,甚至可说触及到潜意识范畴。

就篇幅来说,屠格涅夫的六部长篇小说都比较简短,相当于中篇小说,原因之一是作者往往采用插叙的艺术手法,精练、紧凑地交代主人公的身世背景及其性格形成的周围环境。在长篇和中篇小说中,哲理性的抒情有时又起到了对情节发展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使作品更为简练。

十九世纪的俄国,处在寻求革命道路的时期,人们评价作家作品时基本上都重“革命意义”,看其对社会变革起怎样的推动作用,不消说,这很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二十世纪的俄国基本上处在重革命和重对抗的时期,对作家作品的评价自然更是重“革命现实意义”了。如今的世界,经过大动荡、大变革之后,人类渴望和平、平等和相互尊重,对话与竞赛成为主导潮流。在这种形势之下,人们更看到了世界性经典作家作品的艺术魅力,原来那里汇聚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永恒的真理,是供精神上畅游和观赏的琼楼玉阁、心灵崇高与美的世界。然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有的批评家仍然以政治划线,一谈到现实主义作家或者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就强调其革命性及其作品的革命现实意义,仿佛他们笔下所反映所流露的都是“愤怒”“反抗”“呼声”似的,仿佛他们都是在揭露“社会的丑恶”“人民的悲剧”似的。这不能不说是由于“时代的局限”而形成的一种误解。不少作家所注重的就是艺术本身,他们往往站得更高一层,更超脱一些,更有预见性,或者说,看得更远一些。他们知道,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任何作家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反映真善美、崇高精神、纯洁感情的文艺作品却是永葆青春的。这一点他们深信不疑。像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作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