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_伟大的抒情作家屠格涅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伟大的抒情作家屠格涅夫(3/8)

与什么“呼吁”人们去改变现实这类政治性的创作活动根本毫无关系。他们的创作基点是立足于人和人类,立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立足于对“永恒的真理”和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如果一味在政治上“拔高”屠格涅夫,强调其作品的“革命的”政治意义,仿佛屠格涅夫是文艺战线上的一位“斗士”,那恰恰背离了屠氏的创作意图,必然引起屠氏的不满甚至愤怒。历史事实正是如此。其实,屠格涅夫的创作一生都是在探索自然世界和人的情感世界,亦即人类“永恒的问题”。屠氏的作品,早已被公认为经典作品,我们不能沿用过去那种政治化的评论标准去鉴赏他的什么“时代性”和“思想性”,而最好回到作者创作的立足点——艺术性的高度。其实,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其艺术性怎能不包括思想性?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实在说也是一个悲剧。屠格涅夫是一位超越历史时空的人道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领域里,屠格涅夫追求的是艺术功力。屠格涅夫所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个人的命运,硬是从中挖掘社会的政治的意义,似乎有点牵强附会。至于“社会生活”“社会历史”,那自有历史学家去精心研究和记述,而小说主人公“心灵的历史”是永远也不会令人们产生枯燥乏味之感的。读屠格涅夫的作品,不会产生“虚构”或“离奇”之感,这是因为屠氏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客观真实”和“内心真实”的反映,故事情节的进展也都十分自然,没有半点违背“情理”之处。

从1847年随笔《霍里和卡利内奇》发表到1852年单行本《猎人笔记》问世之后,屠格涅夫便被公认为俄罗斯的一流作家了。十九世纪以前,俄罗斯仅仅是一个“农民国家”,屠格涅夫首先在描写农民不幸命运的同时,突出表现了他们的心灵美和道德美的精神世界,赞美了他们的纯朴、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天性。作为一个人道主义作家,屠格涅夫早期作品对农民内心世界的描写,旨在展示普通小人物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生活情感世界,以期唤起庄园主的“平等”对待,并非像当时评论界上纲那样,仿佛是对农奴制的“猛烈炮火”,是“点燃火种”,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屠格涅夫作品中有对贵族阶级阴暗面的暴露而就认为他是在号召革命似的。遗憾的是,不少评论界人士所遵循的是逻辑推理的原则,甚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