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_第四章蒙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蒙卦(1/3)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序卦传》说,“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卦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蒙昧,蒙昧的人就要接受教育;第二层是启蒙,启蒙就是教育。蒙卦讲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这样两重意思,两种关系。

因为蒙昧者接受启蒙,所以亨通。“蒙”主要讲了两层意思,一是蒙昧,二是启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讲教育的本身是人类的本能和需求,不是被动的,是主观的。就好像占卜一样,最初心中是十分虔诚的,但同样一个问题接二连三去占卜,便有了亵渎的嫌疑。占卜是很神圣的,很圣洁的。这里是用它来比喻教育的神圣和严肃。“利贞”说明无论是求学者还是教育者都应该守正,守住一颗至诚之心。求学者要有一颗至诚之心,一颗单纯的心;教育者,施行教育也不能从旁门左道去教育人,要做到诚心。

君子学此卦以致用,应该果行育德。泉水始出,微细迟缓,但其行果决,虽险不避。山是静止的,泉水自山下涌出,无有穷尽。君子的行动必须像水之必行,果决不疑,君子之修德要像水之有本,根底深厚。这就好比人心一样,最初清莹无暇,但是一旦接触到、认识到各种各样的事物,往往会变得沟壑百端,不过因处在一种蒙昧的状态下,还是可以雕琢的,只要果敢地去求教,填平沟壑,一样可以获得本心。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爻辞解析

初六是阴爻,且居于下,所以这里所谓“发蒙”之蒙,可以理解为社会下层群众或者处于蒙昧阶段的人。这个发是启发、启动。启蒙就是启开遮障之物。“用刑人”正是对这些具体规则规范的有效说明,使人们有所畏惧、有所约束,不敢去任意胡为,从而接受正确的教育。

“用说桎梏”则指的是解脱手铐脚镣,隐喻不进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