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象之大也”,仅仅是讲一些小事,就失去了意义。
豫的意义这么宽广,这么大,就是办大事,有大志向。“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这里的比喻就更大了,祭先帝,祭祖考。祖考是指祖宗。像这样的大事,古代是以作乐来崇尚德的,这种德行能配上音乐,用来赞颂,就是大事,所以这里再次比喻,反复解释,强调为什么要重视大事,对大事要顾虑、豫虑。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爻辞解析
初六,阴爻居阳位不正。如果占到这一卦这一爻,不要一看到“凶”字,就认为不吉利。其实没关系,这里虽然讲到凶,但不一定凶,讲到元吉也不一定就是元吉,关键看你怎么做,如果你所选择的过程顺应了事物发展,那么凶也自然化解了。“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志穷”,为什么叫志穷呢?就是讲这种人没有志,老是空谈,刚预料到了,就马上嚷出来,像杨修那样,马上就要显示出来,然后就是凶事来临。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爻辞解析
“介于石”,介的本意是刻画,古代文字中不但有甲骨文、金文,还有石文。石文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介于石”就是指这一种碑刻,这里比喻一种静止,因为石是静止的。这就告诉人们,预计到了要表现出沉稳。像刻在石碑上的文字那样,铭刻在心里。“不终日”,就是早上该干的事,绝对不等到晚上去干。这就是正固,就会吉祥。
为什么吉?这与前面那个鸣豫有几点相反:一是前者一旦预虑到结果就要显于外;这里他像磐石一样稳固、沉默。其二,前者老是在空谈,不付诸实施;而这里是该早上做的事绝不等到晚上去做,就是这么踏踏实实、有条不紊地做。所以前者凶,后者吉,就是这样二个对应。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爻辞解析
盱,是张目,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把这件事看得很认真。但眼睛瞪得太大,看得太细致了。这里的盱是一种夸张,本来预虑是正常的,但是过虑又不对了。为什